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于丹解读文化经典中的成长智慧(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几千年前的儒释道文化经典,还能启发我们的心智吗?阅读这些经典的现实意义何在?2009年2月22日下午,北京青年报大厦20层会议室里,北青教育大讲堂第五期隆重开讲。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丹,凭借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为现场300多位听众奉献了一场精神的饕餮盛宴。在100多分钟的演讲中,于丹教授紧扣现代社会人们面对的种种心灵困惑,从博大精深的儒释道经典中提炼出朴素的现世智慧和生活哲学,献言当代为人处世与成长之道。 

    生活智慧一 

    孝顺父母,内安其心,马上行动 

    每个人都知道要孝顺父母,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应该怎样尽孝道。有人认为,买房子、请保姆、吃大餐、去旅游就是孝顺父母,其实,这只能做到“外安其身”。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果不能从心里尊敬父母,就不是真正的孝道。于丹教授从中提炼出更深刻的孝道:内安其心。 

    在这个日新月异、进步神速的社会,人们容易蔑视老人的阅历和经验,轻视老人的社会地位。因此,于丹教授指出,孝顺父母最大挑战是“色难”。“千难万难难不过给爹妈个好脸色,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视和不耐烦,这种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为这会让父母很不安心。” 

    《论语》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于丹教授解释说,牢记父母的年龄,一方面会因为高堂健在而高兴,另一方面又会为他们已入暮年而忧惧。“子欲养而亲不在”是一种最深沉的悲哀。于丹教授深情呼吁:“经历了动荡的2008年,我们更知道生命的仓惶和无常,如果我们内心对父母有爱,那就马上行动,不要等到明天。” 

    生活智慧二 

    灵动机敏,抓住机遇,反败为胜 

    人们常为错失千载难逢的良机而悔恨不已,也常自认为身处不可逆转的困境而悲叹。孔子说:“敏则有功。”只有灵敏的人才会建功立业。于丹教授认为,在这个一日千里的时代,所谓灵动机敏,就是要“抓住迎面而来的机遇,即使在挫折中,也要迅速发现有利的因素,转危为安,反败为胜”。于丹教授讲了下面的故事。 

    有兄弟两人,以卖陶艺品为生。他们每年烧制大批陶罐子,绘上釉彩,非常漂亮。然后用船将罐子运到对岸港口,卖掉,换回一年的口粮。有一年,弟兄俩在海上遇到大风浪,等他们挣扎上岸,发现所有罐子都被打破了。哥哥便号啕大哭起来,弟弟则一言不发上了岸。在城里转了一圈后,他发现很多人在搞房屋装修。于是,弟弟拎了把大锤子,回到船上,不顾哥哥阻拦,把所有的破罐子都砸成小碎片,说:“我们陶瓷罐子卖不成了,可以改卖陶瓷碎片,让大家贴在墙上,当装饰材料。”结果兄弟俩顺利卖掉了所有碎片,并获得了更多利润。 

    于丹教授将机遇描绘成一种“怪物”:它前脸长满了长长的头发,后脑勺却空空荡荡;它迎面走来时,你看不清它的真实面目,等到擦肩而过,你再伸手去抓,却什么也抓不到。机敏的人,懂得抓住迎面而来的机遇,反败为胜;迟钝的人,则只能看着机遇越走越远,束手无策。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