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张立国艺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张冉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  (雅昌艺术网讯)6月17日,由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的张立国先生艺术研

  (雅昌艺术网讯)6月17日,由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的张立国先生艺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七层召开。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敢教授致辞,邵大箴、朱青生、高名潞、王明贤、赵云川先后担任学术主持。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致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敢教授致辞

  张立国(1939 年-2014 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教授协会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196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5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从1979 年起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白线上的形态 布面油画 80.5X100cm 1985

少年·大海 1983 年

银色的光 布面油画 123X130.8cm 1982

  1960 年代起,张立国作品大量参加国内外展览,并多次被选入全国美展。国内展览有1964年的第4 届全国美展,1979年的北京美协画展,1990年在北京欧美同学会的个人画展等。国外展览有2002 年德国卡塞尔施菲尔特皇宫的张立国个人画展,2008 年德国魏玛市政厅美术馆的“宁静的力量-张立国画展”等。

空间秘密的持有者‐1 布面丙烯 45.5X53cm 1997

快乐的时光 布面丙烯 45.5x53cm 2001

  此外,作为学者型艺术家的张立国还发表了许多论文,如《抽象,科学,艺术,文明》,《不可避免的选择》,《世纪末的兴奋》,《科学在我心中也是艺术》等,并著有专著:《绘画色彩观念演变》。

  在研讨会的致辞中,吴为山指出,张立国先生是中央美院毕业的,学了以法国油画为代表的写实主义,也学了以苏联油画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还在改革开放风潮中到德国办展览,在与德国的对话过程中感受世界现代美术,是一个有资格对绘画语言本体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创新艺术家,同时也是新中国美术教育体系的一个受惠者、受益者,也是从古典到现代转型的特定时期中探索的成功者。

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

中央美院教授邵大箴

中国美术馆学术部主任张晴(右)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端廷

  研讨会第一场“张立国艺术实践与中国绘画观念的演变”由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主持,中央美院教授邵大箴、中国美术馆学术部主任张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端廷参与讨论。

中国国家画院《中国公共艺术年鉴》主编王明贤

美国俄亥俄州肯尼恩文理学院美术史系教授周彦

  第二场“山水主题与抽象浪漫主义,”由邵大箴主持,朱青生、中国国家画院《中国公共艺术年鉴》主编王明贤、美国俄亥俄州肯尼恩文理学院美术史系教授周彦参与讨论。

美国匹兹堡大学艺术史系终身教授高名潞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汪民安

  第三场“影子主题与现代性”由王明贤主持,美国匹兹堡大学艺术史系终身教授高名潞、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汪民安参与讨论。

北京服装学院教授赵云川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辉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刘杰

  第四场“张立国艺术教育实践与中国艺术学院教学的演变”,由北京服装学院教授赵云川主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辉、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刘杰参与讨论。

  在高名潞看来,在精神意趣上,张立国先生追求一种理想、肃穆的“天长地久”的气氛。在他那辈画家中,是少数能超出风格形式之外在题材立意方面追求某种“形而上”哲学意味的画家。

超越语言的静默(1)160x200cm 布面丙烯 2010

超越语言的静默(3)220x380cm 布面丙烯 2010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教授表示,虽然在中国20世纪油画史中,张立国先生并没有获得充分的关注和研究,但他所从事的艺术探索非常切中20世纪中国艺术的主题:“我觉得他80年代后期之后的作品是非常深刻的,用线条、用色彩、用虚实之间的关系来表达关键性以及对社会批判性的思考,他的画是耐看的,能激起人们观念性的思考,但有时候是把大众拒之门外的,不讲究形式美感。像张立国这样的艺术家,达到的高度和探索的深度,在那个年代是不多的。”






 
关键词: 张立国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