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外滩美术馆5周年 陈箴个展:艺术家的作品回来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彭菲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新闻发布会现场

  左起:外滩美术馆馆长拉瑞斯·弗洛乔、陈箴夫人、艺术顾问徐敏、策展人侯瀚如

  2015年5月29日,艺术家陈箴(1955-2000)的全新展览“陈箴:不用去纽约巴黎,生活同样国际化”在上海外滩美术馆开幕。作为外滩美术馆成立5周年的大型展览,展览由国际策展人侯瀚如策划,并由艺术家夫人、长期生活工作伴侣徐敏担任艺术顾问。

  本次展览重点讲述艺术家在1990年代多次往返上海经历,反映当时社会面临的各种剧变。展览呈献多个大型装置作品,以及珍贵的艺术家手稿和笔记,包括大型装置作品《兑换处》、《日咒》、《禅园》等代表作。而全新装置《无题》则由RAM与艺术家的遗产管理人合作,根据已出版的陈箴手稿(Chen Zhen. 1991-2000 Unrealized, Ed. Kunsthalle Wien, Vienna, 2007)完成。

  发布会上,外滩美术馆馆长拉瑞斯·弗洛乔表示:“2012年我接任馆长时,就想要做陈箴的展览,于是策展人告诉我,这个展览作为美术馆5周年的展览,是一个很适合的时机。我们了解陈箴的背景时,发现他在全球,包括中国有很多项目。但在中国之前只有两个个展,这是国内第三个陈箴个展。这不是一个大而全的回顾展,而是展出那些符合上海背景的,同时考量了外滩美术馆的结构因素的作品。我们想要借此展览,向陈箴和他作品致敬。”

  另外,策展人侯瀚如评价陈箴作品时表示:“陈箴对社会问题有敏锐的把握,他直接地探讨国际上的生活前沿的问题,他很早使用互联网,并且从哲学的角度考虑大大小小的问题,所有作品来自他的个人感受。他早年就有身体上的困扰,因此他不断和自己的健康条件做斗争,使他的能量积蓄爆发。”

  “陈箴已逝,但他的作品回来了。”开幕式现场,陈箴夫人、艺术顾问徐敏说道。  

  《净化室》2000—2015年 拾得武 泥土

  约850×1100×450厘米

  从1991年至2000年,陈箴用泥创作了很多作品,《净化室》是其收官之作。此次在2楼展出的《净化室》,是根据上海外滩美术馆展厅结构重新调整后的新作,所有的旧物来自民间收集。对陈箴而言,泥是净化世界、定格瞬间、回归自然的肃穆。他创造了一个考古的场面,但泥泞下的事物却并不是古物,而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类设备和生活用具。因此,对于社会中的这类反差和疑问萦绕在陈箴的作品中。

  作品《兑换处》1996—2014 木头、金属、水、硬币、玻璃、灯

  作品《兑换处》被放置在展厅三楼入口处,它由一座老式的公共厕所组成。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老式工厕以一面墙隔开男女之地,然而各种声音混合其中。作品将这种特点转换为“还钱处”,即“明不见、暗处见”地做交易,使钱的社会含义和厕所的味觉得以对比和混淆。

  《禅园》2000年

  大理石、铁、塑料植物、木头、沙子、石子、灯

  175x340x300厘米

  走过《兑换处》便能看到作品《禅园》,这件作品反思中西文化中的对比和融合。对于人体治疗的方法和身体以及心灵的研究,中西方有着巨大的差异。艺术家在作品中创造了各类器官式样的灯具,它们交融一起,用中医中的“气”和西医中的“局部治疗方法”重叠起来,构成身体和心灵的对话和呼唤。

  《水晶体内景观》2000年 95×70×190厘米

  同样在三楼,《水晶体内景观》亦呈现出艺术家对于医学和身体的探究,他制作了11个水晶玻璃的内脏,展示临床检验时人的内部构造。对于西方人来说,神经与动脉是人的生存所在,但中医不讲究解剖学。《水晶体内景观》作品按照中国生肖共制作了12组,本次展出的是生肖“鸡”。

  《无题》1997-2015 木头、纸板、帆布、铁

  约500x140厘米

  《无题》最早来源于陈箴1997年的一张手稿,他离世后,这件作品便搁置了。本次展出的作品,是根据艺术家生前的手稿完成。两艘船各承载着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和张力,它们的碰撞出某种生生不息的力量。

  《日咒》 1996年 230×700×350厘米

  进入4楼展厅,作品《日咒》印入眼帘。这件作品以101只上海马桶组成一个乐器装置,播放刷洗马桶时的声音。它的中间部分则是一个集合现代信息垃圾产物的聚集地。对陈箴而言,马桶的意象并非代表艺术品,而是代表日常生活本身。在中国人眼中,马桶是代表着丑陋的事物,或具有传宗接代的用意;而西方人则认为它是工业革命后的淘汰物,这种文化的反差和戏剧性的冲突在这件作品中反应得淋漓尽致。

  《早产》1999年 金属、自行车内胎、玩具车、自行车零件、黑色丙烯颜料

  约2000厘米长、直径150厘米,尺寸可变

  作为本次展览的收尾之作,《早产》是陈箴1999年的作品,最初构思于1990年。当时,陈箴预言,在2000年后,有1亿人将会有自己的汽车。这种“早产”的预言,与几乎疯狂孕育“车体”的作品融和一起,形成一种爆炸性的灾难。

  据悉,展览持续至10月7日。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