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未有烛而后至”陈传兴影展 等待与祈请伦理之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张冉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  (雅昌艺术网讯)3月27日下午,摄影展“未有烛而后至:陈传兴个人精神史第一部&rdq

  (雅昌艺术网讯)3月27日下午,摄影展“未有烛而后至:陈传兴个人精神史第一部”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行人文化实验室主办,策展人为刘潇、翁桢琪。

陈传兴在开幕式上发言

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出席开幕式

  陈传兴先生系台湾行人文化实验室(出版社)创办人,是将法国文学、哲学和精神分析、电影理论引入华语世界的主要推手。他也是《在岛屿写作》系列纪录片的总监制,并作为导演拍摄了《如雾起时—郑愁予》、《化城再来人—周梦蝶》两部影片,并引起了极大震动。

  此次展出的一百余幅影像来自于四十年前,陈传兴于台湾四处游历时的拍摄。芦洲、台北车站、淡水、艋胛……都是彼时他“观望”的对象,四十年来,它们一直保持着静默,从未被冲洗出来,“就算是亲人,也没有见过这批影像”,陈传兴说。

陈传兴在展厅

  展览名称“未有烛而后至”引自《礼记-少仪》。少年执烛立于暗夜长路等待未知陌生宾客,为迟到的赴宴者引路,指明位置,但不能指名。这位带路少年没有言说的权力,他不是教谕者而是正要被启蒙教导的少年。夜宴的主人向迟到的宾客介绍已在座者,少年默然倾听等待宾客入座后,重复等待和引路;此即“少仪”,少年成长仪式,礼与伦理关系的学习和实践:“少年尚未是迎纳宾客的主人,他只是延迟的伦理关系见证者。”

幕后武生与乐师,1978

月波水榭,1974

残椅与大海,1973

  展厅中央专门隔出来一方空间,四壁挂着艺术微喷纸基相纸裱铝板和铅板制作的《招魂四联作》,影像有着拓印般的颗粒感,在黑白灰的色调中,呈现丧事仪礼中的生死对话。“招魂四联作呼唤场所,重灰如铅积云和星辰,人如幽影漂浮荒山,呼唤远行不返的他方残影,”陈传兴说。

中央展厅与《招魂四联作》

招魂四联作之四,1975

  从作品中,观者可以一窥四十年前这位摄影者已经在图像中呈现出了戏剧、电影意识、绘画的美学审视,还有边缘人群和流浪者的关切、以及对死亡的走近和颤栗。这既是一个少年人的成长礼,又是一种隐而不发的伦理态度与哲学思考。

  策展人刘潇表示,陈传兴以摄影,接入现代性的议题,没有风格的桎梏、没有迫近的逼视、没有重大历史事件的迹象,只有“观望”,这是陈传兴与拍摄对象之间的伦理关系,而展出的影像,同样也因四十年的等待而成为“祈请”。

  

  淡水是离台北最近的港口,淡水河出海口,有古堡式红砖英国领事馆,基督教会的牛津学堂,沿岸老街混杂各国洋行买办,清中叶茶叶和樟脑出口集散地。老街现在是北部观光地点。

为保证展览质量,展厅灯光均经专业调试,营造肃穆氛围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4月23日。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