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另存为” 缪晓春的算法绘画个展开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周雪松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策展人王春辰,艺术家缪晓春、孙永增馆长(由左至右)  (雅昌艺术网讯)艺术家缪晓春最近有点忙。刚刚

缪晓春王春辰 

策展人王春辰,艺术家缪晓春、孙永增馆长(由左至右)

  (雅昌艺术网讯)艺术家缪晓春最近有点忙。刚刚筹备完上海阿拉里奥的个展"遣词造句",缪晓春在北京白盒子艺术馆的最新个展“另存为”也于2015年3月15日开幕。展览由王春辰策划,展出了艺术家自2010年至今的全新绘画作品。

缪晓春

展览现场

  策展人王春辰将缪晓春的这系列作品定义为“算法绘画(Algorithmic Paintings)”:“是指一种在计算机中进行各种图形、建模、运算、编辑等程序,然后生成三维的矢量图像,再用刻字机将其刻出来,转贴到画布上去,最后辅助以手工描绘的绘画。”用简单的说法来说,这个过程有点类似儿童的填色绘画,只是这里的填色结构恐怕要比小朋友的填色画复杂好几百倍。缪晓春用这种方式,绘制了一批和他的影像作品有着极深关联的绘画——依然是精密的3D人体模型,依然诠释着古典油画的经典图景和深刻内涵,但这些绘画并不是他之前影像作品的某一帧,他严格按照绘画的创作方式,从获得灵感到收集素材,再到构图和丰富细节……虽说借助当代电脑技术辅助完成,其创作方式却和古典绘画却是紧密连接的。

缪晓春

缪晓春 《公敌》 2014

  对古典艺术史熟悉的人,能否从这些绘画中看到卡拉瓦乔的《作弊的人》、伦勃朗《参孙被弄瞎眼睛》、勃鲁盖尔《盲人的寓言》等等古典油画的影子?缪晓春巧妙地在这些经典图示中加入了当代的元素,门徒变成了切-格瓦拉的部队,机器狗替代了原来的看门狗,盲人的拐杖变成了电脑……这些奇妙的转换,让古典油画的意义得到了当代化的诠释。“其实如果从更遥远的时间,比如一万年之后,回头看现在,古典与当代其实不太遥远,都处在一条时间线上,相差并不多。”缪晓春说。

缪晓春

缪晓春 《较量》(前)、《安全》(局部)(后)

  缪晓春并不是用电脑辅助进行绘画的第一人,之前虽然很多艺术家也这样操作过,但他们或者对这个过程进行掩饰,或者并不多提及这样的方式。“算法绘画”这个提法,在缪晓春的作品中首先被提出来,似乎是偶然,却也有冥冥中的必然。这位长期用电脑程序创作影像艺术的艺术家,画起画来若不借助电脑反倒让人奇怪。对于将电脑作为绘画的辅助工具,缪晓春非常坦然,“其实以前我们手绘的时候也要在画面上进行计算,只不过借助电脑可以计算得更加精准。这些图示如果让我用脑子来想,我是绝对想不出来的。”正如策展人所说的:“技术绝对不是艺术的敌人,艺术家反而可以通过技术更加扩充自己的能力。”

缪晓春  缪晓春 《筏》 2013

缪晓春

缪晓春 《呐喊》 2013 

缪晓春

缪晓春 《异己》 2013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