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技能职场 » 艺术职修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乐曼慕品即将呈现Robin Rhode香港首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胡亦婷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核心提示:Robin Rhode, Birdman, 2014, 彩色印刷, 29.53 x 45.28 吋(

Robin Rhode, Birdman, 2014, 彩色印刷, 29.53 x 45.28 吋(76 x 115 厘米)。作品图片由艺术家及乐曼慕品(纽约及香港)提供。

  (雅昌艺术网讯)2014年9月17日,乐曼慕品隆重呈献Robin Rhode香港首个展览《曾经存在》(having been there)。本展览延续了艺术家一直以来对错综复杂的社会及政治议题之关注,同时透过其独一无二的笔触与姿态,探索他对永恒及短暂这两个两极观念的看法。除了一系列精心挑选的摄影及壁画作品外,Rhode亦将首度展出一套特别为是次香港展览而创作的全新动画影像作品。据悉,艺术家将出席当日下午3时至4时30分举行的传媒预展。

  生于南非的Rhode现居于柏林,擅长摄影、表演、绘画、定格动画等视觉艺术技巧,更能创作出扣人心弦的叙述性作品。Rhode是首批经历后种族隔离时代的南非人,有关经历对其艺术生涯影响深远,引导他从个人角度探索贫穷及暴力等议题。他常以日常起居用品的意象为创作元素,包括回形针、灯泡及香槟杯等,配合杳无人烟的都市场景作背景,处处反映着艺术家本人的成长片段,同时又影射了南非社会内欲望、奢华、消费主意抬头等问题。约翰内斯堡与柏林在社会及政治上都正经历剧变,而Rhode恰巧就在这两个关键城市内进行创作,令其作品跳耀灵动,充满街头艺术的语言,以及七十年代以身体为主的表演艺术风格。展览主题引用了文化理论家Roland Barthes对摄影对象的描述:“摄影作品所拍下的,并非拍摄对象的‘存在’(being there),而是对其“曾经存在”(having been there)的印象。”

  Rhode的摄影作品进一步探索了上述主题,近年他更经常以乔装的方式出现在作品之中,加上独有的标记方式,塑造出他“曾经存在”的蛛丝马迹。除了摄影作品外,展览亦包涵了一系列壁画。Rhode先以塑胶颜料进行创作,再以油性粉笔作画,充分凸显了其创作的即兴性和对形体的重视,体现了艺术家跳脱不羁的创作风格。这批作品同样围绕艺术展的主题思想而创作,与挂在展馆墙上的摄影作品在意象上遥相呼应。Rhode更为本展览创作了全新的动画作品,探索历史悠久的中国神话故事,编织出一段关于挣扎、成长与革新的故事。与大部分Rhode的作品一样,这套动画勾勒了重新创作、转化革新等主题,同时展现了他对动画创作的熟练及炉火纯青的技术。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11月8日。

  艺术家简介

  Robin Rhode(生于1976年,南非开普敦)成长于约翰内斯堡,并在2000年毕业于当地的南非电影、电视及戏剧艺术学院(The South Africa School of Film, Television and Dramatic Arts)。在2007年,Rhode于德国慕尼黑Haus der Kunst初试啼声,举办首个博物馆个人展,此后更在世界各地多间重量级博物馆举行大型个人艺术展,包括伦敦Hayward Gallery(2008年);俄亥俄州哥伦布Wexner Center for the Arts(2009年);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2010年);澳洲墨尔本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2013年);以及纽约Neuberger Museum of Art, Purchase(2014年)。不单如此,他更曾参与多个声名显赫的群展,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New Photography》(2005年);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2005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Staging Action: Performance in Photography Since 1960》(2011年);以及2012年悉尼双年展。Rhode的作品更被收纳于多个著名公众馆藏内,包括都灵的Castello di Rivoli;巴黎庞比度中心;华盛顿The Hirshhorn Museum and Sculpture Garden;佛罗里达州迈阿密艺术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以及明尼阿波利斯Walker Art Center等。艺术家目前于德国柏林生活及工作。






 
关键词: RobinRhode 乐曼慕品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