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镇宁蒙正苗族三大遗存:可能是夜郎国文化的佐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人文崇拜+古城遗址+“王”字印章 

    多少年来,在围绕夜郎国的所有争论中,安顺一直是专家学者重点关注的目标之一。清代郑珍、现代刘琳这些鸿学大儒都力主夜郎首邑就在安顺。然而由于一直未在考古和民族民间文化发掘上取得重大进展,近年来安顺开始淡出夜郎研究的视野了。直至最近,安顺市所辖镇宁自治县相关方面人士理直气壮地走进省城举行新闻发布会称:镇宁“蒙正”苗族——夜郎国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我们也对此进行了初步探究。 

    崇拜竹王的蒙正苗族

    史书上对夜郎国的明确记载是从夜郎竹王国开始的,后世人们所探论的夜郎国主要是指夜郎竹王国。《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汉武帝采纳唐蒙献策,遣使结交夜郎王多同,欲利用夜郎有精兵十万和境内牂牁江可通番禺之便利以攻南越国。 

    夜郎竹王国的主体民族或者说王室成员究竟是何民族,这一直是夜郎学术探讨中最敏感、争议最大、矛盾最突出、同时又是回避不了的焦点问题。贵州大学历史系苗族教授田玉隆先生《夜郎国史研究》的论文中认为,夜郎庄王国和夜郎竹王国是一脉相承的,竹王多同是苗民后裔,竹王室成员是苗族。 

    奇妙的是,在镇宁蒙正苗族身上找到了强有力的证据。这一支苗族每家的长房长子都要供奉夜郎竹王偶像,偶像由一棵长1尺5寸的三节竹(含夜郎王诞王于三节竹之意)和竹片、竹枝、麻丝等构成,制作礼仪神圣而隆重,要杀牛、猪、羊祭祀竹王,对这些普遍贫困的苗族村民来说,往往要罄其一生财产才能请到竹王偶像。竹王偶像制作好后,即放在屋顶隐秘处供奉起来,除非是翻修房屋,否则一生一世不得移动,直到该户人家男主人过世,才由巫师将竹王偶像取下与其陪葬。蒙正苗族认为人死时若没有竹卦陪葬,老祖宗就不承认是其子孙。 

    70余岁的苗族教授田玉隆在去年亲自目睹了蒙正苗族葬礼的全过程,他肯定表示听见巫师祷词中多次提及“竹王多德”之名。始创编于清道光,重修于民国年间的《镇宁县志》开篇也有“古时北盘江流域两岸,皆为苗民居住”的记载。镇宁苗族仅3万余人就分为8个支系。但迄今为止只发现蒙正苗族既不搞原始崇拜,也不信仰任何宗教、任何鬼神,他们唯一崇拜信仰夜郎竹王,并且形成了一套独特、神秘、根深蒂固、代代相传的祭祀礼仪和民族认同感,这在社会发展中属于高级形态的人文崇拜,是他们迥然不同于其他苗族支系和省内其他世居民族的明显特征。 

    蒙正苗族的民风民俗每一处都与史书中记载的夜郎国的事迹紧密相连,史书中关于夜郎历史的每一处记载都能在蒙正人的民风民俗中找到对应的载体。例如《华阳国志》、《三国志·蜀书》卷十三《张嶷传》等载相关史实与蒙正苗寨现今尚存有许多“活人坟”遗址及当地习俗等极为吻合。 

    史学家眼中贵州最大的古城遗址

    前不久,省及安顺市的新闻媒体记者及有关专家一同见证了江龙古城遗址的风貌。在镇宁江龙镇的大干丈高山上,现存一座有三道围墙,占地约10平方公里的古城遗址,现存墙身有3米多高,不用粘合物而用石块自然堆砌而成,一望便知是建筑技术尚不发达的古代建造。 

    据田玉隆教授肉眼初步判断,这座城至少有千余年历史,是他目前所看到的贵州最大古城。而据山下村民介绍,在20年以前古城墙身尚有5米左右高,后被村民拆毁来做田埂。而在古城脚下有一座占地近一亩的旧殿遗址,村民说这是古时的竹王庙。庙内建筑早已毁坏,但里面的大树,非几十年不能长成,可见此庙建筑时间极长。 

    有关研究人士称,在古代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修建这样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城和竹王庙,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政权驻扎在此,因此古城极有可能就是夜郎国都,夜郎王很可能在这里生活过。如果能对大干丈古城进行大规模的考古挖掘,极有可能找出与夜郎国有联系的地下文物来。 

    待解的夜郎王印之谜

    根据《史记》记载,在古代西南地区,“独滇、夜郎受王印”。而考古人员于1956年在昆明晋宁石寨山滇王墓群发掘出了滇王金印,从而证明了《史记》的记载是准确无误的。而夜郎王印至今杳无音信,因此有学者认为找到夜郎王印也就等于找到了夜郎王国。 

    有关专家却认为:这些学者忽略了一个基本史实,夜郎国最后一个王“兴”是因造反作乱而被汉朝诛杀的,而根据汉朝典章,对作乱藩王的印章必须搜回销毁。因此汉武帝授予多德的夜郎王金印可能在汉成帝年间已被毁掉。也正因为如此,另外一些学者判定夜郎王印不可能找到。 

    但这种观点又忽略了另外一个事实,即夜郎王多德开始是“自立为夜郎侯”的,在未受汉朝封王授印之前,多德应该是有一枚自制印章来号令臣民的。非常奇妙的是蒙正苗民中世代相传有一枚夜郎王多德自制王印,该印为青铜质地,印上可见有清晰的篆书“王”字和“多德”的名字。今年5月北京文物局专家孙晓虹给这枚印章断代为“汉代少数民族地区文物”。这就给蒙正人的历史传说增添了可信度。 

    有关人士认为,根据蒙正苗民心口相传,夜郎最后一个王被杀后,官府只将其心脏归还族人,于是直至今日蒙正人是不吃任何动物心脏的,以表示对祖先死于非命的悼念。而这一习俗又同史书记载夜郎王兴被汉大臣陈立斩首于且同亭是相符合的。 

    当然,上述观点是否正确,最终的确定还有待相关专家进一步考古发掘。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