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南京也有孙皓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来到古都南京,说起看皇陵,接待我的江宁区博物馆馆长周维林、副馆长许长生都说,最值得看的是新发现的孙吴大墓。2005年12月修104国道时,在江宁孙家山发现了六朝时代规模最大、结构最为复杂的大墓,疑似孙皓陵,目前那里盖起了保护挖掘现场的简易房。
孙皓公元264-280年在位16年,是孙权的孙子、吴国的末代皇帝,投降西晋后被封为归命侯,掠到洛阳,四年后死在那里,史书记载葬于洛阳北面的芒山。这个江宁的惊天大墓怎么能是孙皓的陵呢?
挖掘现场简易房的房门朝向东南,也就是陵墓正面的朝向。走进去,一个用青砖砌起的巨大穹隆顶结构墓室展现在眼前(走到墓室里面,才知道是内外两个),尽管顶部已被破坏,但是基本形状很清晰。一条挖掘时形成的向下的斜坡土路直通墓门。
周馆长指着房门内左侧一块巨大而粗糙的石刻,四角各有一个圆洞,显然是为了起吊用的。他说,这是当时位于墓顶的覆顶石,修路时首先发现了这块巨石,才知道这是一个大墓。这块石刻底部刻有一神兽,四肢伸展、脸朝下,俯视着墓室。不过,现在没有起重机,无法看到这一怪异的石刻艺术了。
我们小心地沿着倾斜向下的陵道走到打开一道豁口的陵门,这是用许多带有花纹的小块青砖砌起的一道厚砖墙,共有三层砖,厚1.88米。而此前发现的六朝墓,即使是帝陵,也才两层砖。然后是一道拱形石门和一条长甬道。有石门的六朝墓均为很高的权贵享有。陵墓由前后两个墓室构成,而此前的六朝皇陵,均为一条甬道和一个墓室。显然,这应是一座皇陵,而且属于豪华墓葬。墓葬有前后两室,两侧均有耳室,前室相当于起居室,后室停放棺椁,三个棺椁后还有三个壁龛。砖室全长20.16米,不算耳室宽10.71米,这样算来,墓室总面积200多平方米。在六朝已发现的皇陵中,这样大的面积从未有过。从考古现场看,这座古墓在明代以前被盗过三次。即使如此,这次挖掘仍然出土了170多件文物和600多枚钱币,是南京地区出土最丰富的六朝墓。
整体墓室结构基本完好,极具特色。前后墓室均为“四隅券进”式穹隆顶结构,上面是圆顶,下面是正方形,顶部和四壁均用小青砖砌成,地面是大块方形青砖。1700多年后,地面的大青砖仍然像明长陵大殿或北京故宫的金砖那样光滑、细腻。细密的小青砖垒到一人多高的地方,开始向墓室上方中心逐渐倾斜,形成穹隆顶。墓室四角各镶嵌着一个很大的石刻牛头,每个牛头的眼睛神态各异,后墓室同样有这样四个牛头。它们是做什么的?从北京定陵地宫的长明灯,我忽然明白了,这是灯台!人死了还有照明灯,这种念想可比万历皇帝早了1200多年啊!
前墓室两侧的拱形耳室,应当是存放陪葬品的地方。后室与前室的结构基本相同,后墙上的三个壁龛,中间的拱门略大于两边的。后室并排停放着三口棺椁,已经不成形,显然被盗墓者毁坏了。每口棺椁由两条虎头青砖石棺座架着。尽管棺木已经不成形,但是巨大的板材纵向纹路依然清楚,是一种贵重的木材。周馆长说,两边的棺椁中发现有女性披肩上的金属饰物,估计是皇后或妃子,而中间的棺椁是空的,因而,这个陵墓可能是孙皓在位时为自己修建的,不料他成了亡国皇帝,没能躺进为自己修的陵墓。
站在这座大墓的中心,周馆长兴奋地说起确认墓主的过程。南方因为多雨,大墓葬都修有排水系统。这座大墓的排水道长达300多米,也是六朝墓中罕见的。为了保证考古挖掘的质量,特意从河南、山东等地调来有经验的民工,而且悬赏发现一个字200元。结果,民工们认真清理排水系统的青砖时,发现了两块砖上分别刻有“孙”和“浩”字,字迹潦草且不规范。古时老百姓说出皇帝名字是犯忌的,所以估计这是修陵人对孙皓不满而写下的。古时“浩”、“皓”通用。花400元获得这样重要的佐证太值了!当然,这只是一种证据,还需要其他的史料来进一步考证。
在回去的路上,周馆长告诉我,去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这座疑似孙皓墓排名第11位。发现这样的罕见大墓,是南京考古史上的大事,市政府决定以这座大墓为中心,建一座南京六朝陵墓博物馆。(陈力丹 )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