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传统文化热的背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财经报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我们对传统文化价值曾经进行了过多负面评价,认为它阻碍了中国进入现代文明社会

●我们需要向内寻找自己已经失落的价值灵魂,传统文化热潮的背后是正在恢复的文化自信力

●今天的中国是百年来从未有过的强盛,各种变革潮涌而来,处在重大转折时期,对这样的时刻进行研究与探索会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性格、历史有更深入了解

孔子热、庄子热、明朝热、传统节日热……一年以来,国人深处传统文化热潮的冲击中,有些惊喜,有些盲目,也有些怀疑。惊喜的是,传统文化的价值终于得到从精英到大众的普遍重视;盲目的是,尽管一些人打着普及传统文化的幌子,对传统文化歪曲、篡解,最终总要暴露出在这文化热潮中淘金的初衷;怀疑的是,这股子热潮还能持续多久。

传统文化热潮的背后是正在恢复的文化自信力

“国家的落后跟这倒霉的文化有关”——这种思想折磨了国人一百多年。20世纪以来,关于传统文化探索大体上有以下几种说法。一种是,中国传统文化不适应现代社会,因此要全盘西化;一种是中体西用,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但是要引进西洋的科技制度进入现代社会;一种是以新儒家为代表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内圣开出新外王”,即传统文化资源里有合理内核,这些资源可以成为进入现代文明的文化路径,比如新加坡等儒教文化圈国家崛起时,有人关注所谓儒家资本主义。

对于传统文化价值评判问题,一百年来我们充分地进行探索。在探索中,传统文化资源的损失是巨大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对传统文化价值进行了过多负面评价,认为它是阻碍进步的绊脚石,是中国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的障碍,是必须抛掉的沉重包袱。传统文化当然有负面价值,但一个民族2000年来赖以安身立命的文明体系,绝对不是一无是处的。传统文化热潮的背后是正在恢复的文化自信力。

坚船利炮输送来的西洋文化,让我们看到了更广博的世界。在最初的惊奇和盲目崇拜过后,我们也发现任何文化都有正负两面,任何社会都有合理和不合理的结构性问题。而我们自己的幸福感必须与我们的文化立场相连,这使得我们在国家综合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机会冷静客观地反思自己文化传统正负两方面价值,可这个时候我们却痛苦地发现我们已经丧失太多。

别人的精神总是与我们有隔阂

传统文化资源的流失也可能是中国融入世界文明秩序必须付出的痛苦,但我们仍旧会对它怀有一种慕道沉痛的情怀,我们对自己文化的热爱来自灵魂深处。人对自己身所从来,对于自己所处的文化语境有天然的追索欲望,这些欲望有可能在生存的压力下被经济的、物质的、世俗的欲望所遮蔽掉,一旦人们在基本满足了物质生活之后,这种探索的好奇心就会显露出来。

由于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人们会在寻求生命意义价值时产生迷茫,社会价值观念的失范直接导致许多日常问题,比如传统家庭观念的解体、道德沦丧、人没有庄敬感、廉耻感等等。此外,人需要生活在自己熟悉并认同的文化符号之中,从日常饮食、服饰衣着、人伦礼仪,到物质化可视的环境。而这些生存的文化质量很不理想。人们会发现解决穿衣吃饭问题之后并不必然导致幸福,幸福最终还要与精神相关。可是别人的精神总是与我们有隔阂之处,我们需要向内、向回寻找自己已经失落的价值灵魂。

从文化实践的角度上说,传统文化的存续与复兴在于整个社会和大众。中华传统文化是一个大的文化传统,中华文明是核心文明;我们每个人无论传统文化知识多么贫乏,对所谓国学了解有多少,只要还说中国话,拿着筷子,身上就携带着传统文化的基因。13亿人身上的基因是不能被忽视的,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尤其是首先富裕起来的人们就开始有了文化需求。而这种需求不是生硬贴上去的,必须与他们固有文化基因相契合。传统文化热的兴起有社会发展和民众需要的内在原因,也是传统文化没有丧失生命力的证明。

致用主义为热潮推波助澜

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人们发现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与一国的文化建设相互交融。经济活动中,文化价值和科技实力一样强大,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向人们输出一种生活价值观念,导致中国人开始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追寻。

中国历史有几个重要转折点,学界叫历史时刻,对未来走向有很大作用。今天的中国是百年来从未有过的强盛,各种变革潮涌而来,处在重大转折时期,对这样的时刻进行研究与探索会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性格、历史有更深入了解。从致用的角度来说,所谓以史为鉴的功能也较大。这也是我们所看到的“唐、汉、明朝热”的部分缘由。

人们大可不必因为有人挖掘了这股潮流的“经济效益”而怀疑传统文化的热潮。现实 “国学热”以前在港台地区也有过类似的人做类似的事,写类似的书,至少它能普及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只要国学热在,有人做事情,就会有质量更高的工作渐次出现。对于国学一词,也大可不必强调它是一门学科,或是有明确边界的知识体系。国学的称谓乃是与西学的对称,它产生于特殊的历史时期。当时大家对此名称有不同看法,尤其在今天,这个词既不准确,又容易引发歧义,对于当前流行的用国学一词指涉的一切,不妨以传统文化来代替。

我们今天只不过是刚刚端正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正视自己的问题。传统文化建设不是一桩买卖,他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投入财力、物力、人力来进行文化建设,支持文化学术的繁荣是国家义务;“传统文化热”将会由热闹变成日常,文化明星和学术明星不会热闹之后就沉寂,会有更多人做更多文化普及事情,期望这些事情越做越好。(邱仁)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大众评述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