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访谈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玉雕艺术大师李博生:修身如玉大丈夫(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文化中国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中国著名工艺美术大师、玉器制作艺术大师李博生先生今年已经70岁了,但他依然坚持每天工作。早晨5:30准时起床,带着他的乖乖、窝头、馒头四条爱犬去遛弯;6:30左右回来吃早餐,7:00钟开始练书法。抄心经已经成了老人家每天的必修课,一份心经抄半个小时,有时抄两遍。然后自己开车去工作室。主要工作有三项:读料、读人、传授技艺。
■七十高龄仍每天工作——
“做玉,是一辈子的习惯”
“读料”是玉器行的行话,也是玉器制作的关键一环。“玉雕是做减法,如果没有很好的研读玉料,仓促下手,就会毁掉一块难得的玉石。真正的大师讲究量料施工、因材施艺,‘料像什么就做什么’,在没开活之前脑子里就有成品的模样了。”如果遇到难“欺”的料,大师不急于制作,有时要琢磨几个月甚至半年才确定设计方案。“不把料在手里弄热了,在心里弄明白了,绝不动刀。”
“读人”也很重要。要根据学生的手艺和精神状态决定哪个学生做哪些活,“要琢磨如何指导学生使用粗糙的手把活做细做好,引导他尽快进入创作状态。”
然后就是传授技艺。李大师现在带了两批共15个学生。他珍爱他的学生,在技术手艺上毫无保留的教授,“能不能成器,就看他们的天赋和勤奋了”。
而一旦自己动手做玉,那就太兴奋了:“机器旋转起来, 1分钟4万5千转,需要滴着水磨玉,有时滴一滴水都嫌多。”
谈到做玉,一头银发的李大师脸色更加红润,声音柔和清朗,眉眼带笑,瞬间陶醉了:“旋转的工具和小小的玉石在你滴水的时候什么都看不见了,就用嘴含一下旋转的刀具,用一点唾沫去磨玉。这常常让我想起齐白石画画,用嘴偏毛笔,就这点唾沫感觉最好、最合适。”
“想想要在小小的玉石上做眼睛、嘴巴、耳朵,是多么不容易,又是多么有意思啊。”虽然带着400度的花镜,但实际上并不解决问题,年逾花甲的李大师想看看正在加工的玉根本看不见,一切全凭内心和手的感觉。也许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感觉吧。
记者问他,本该颐养天年的年岁,为何还这样不辞辛苦?老人笑笑说,“这是一辈子的习惯,总觉得自己有这个职责,要把中国的玉文化和玉器手艺传下去。等哪天真做不动了,生命可能也就结束了。”说这些的时候,大师的脸上始终闪现着平和的笑容。
拜访艺术大师李博生的那一天(6月23日),正赶上北京十年不遇的大暴雨。在李大师的地下作品陈列室里,在大雨敲击着外面铁皮屋顶发出的如密集的鼓点声中,聆听着大师娓娓地讲述,记者走进了大师的故事,走进了大师人玉结缘的传奇人生。
■人生传奇——
17岁阴差阳错入行 30岁成为顶级大师
1958年,为了帮助父亲解决家庭生活上的困难,17岁的李博生别无选择地进入了北京市公私合营玉器厂。虽然完全没有美术根底,但是凭着天赋、过人的勤奋和不服输的性格,不到6个月就能够独立制作仕女作品还没有出徒,李博生就成了车间骨干,带着16名工人完成生产任务。
为了弥补美术知识的不足,李博生经常一连数月吃住在闷热的雕玉车间,在一个又黑又热的狭小空间苦读,被戏称为“蒸笼居士”。他还常常偷着跑到美术学校去蹭课学习。就这样苦熬了几年,硬是自学完成了人体解剖学、色彩学、透视学三大门学问。
李博生是幸运的。先后带他的两位师傅是名列玉器行“四大怪杰”的何荣、王树森,都是当时行内的顶尖人物。
外号“小诸葛”的王树森可谓玉器行全才,器皿、人物、鸟兽、花卉无一不精。为了带好这个徒弟,王树森费劲了心思。李博生回忆,师傅和他的每次谈话都像说禅悟道一样,让他受益终身。王树森说,“有一把斩龙剑,世上恶龙没有出现的时候,它放之无用,当恶龙真出来了,别的一切刀剑都没有用了,唯有它能解决。”他还说,“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这些话狠狠地刺激着20多岁的李博生。渐渐的,李博生感悟到师傅对自己的期待,他自己就是师傅说的斩龙剑。
勤奋加上师傅的指导点播,李博生很快成了玉器行的后起之秀,30多岁就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