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解不完的谜团:一场秦兵马俑的挖掘秀(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雪竹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挖井挖出了“瓦神爷”

1974年,陕西省临潼县晏寨公社西杨村和中国的许多农村一样,学大寨、打井抗旱。西杨村生产队队长杨培彦随手捡起棍子,在地上画了个大圆圈,很不规则。他觉得这里地下水脉旺盛,因为村西南边的这块乱石滩有柿子林。这个圆圈距离高高堆起的秦始皇陵墓约1.5公里。

当年3月29日,西杨村打井队六人挖至地下4~5米深时,还没有水,只挖到了陶片,大家觉得很倒霉,这是挖到古人的砖瓦窑了,打井进度肯定要受影响。随后又挖出了几个陶俑头和身子,让打井队感到不安。按当地的说法,这东西是“瓦神爷”,挖到是要“招祸”的。整个西杨村都紧张起来。

恰逢晏寨公社水保员房树民来检查打井进度,他见到“瓦神爷”后,让村里暂停打井,他向县文化馆作了汇报。文化馆主管文物的业务干部赵康民闻讯赶到现场,初步断定“瓦神爷”可能是秦始皇陵的陪葬物。此时,打井处的秦砖已被村民挖走拿回家了。一些青铜兵器被当做废品卖掉,俑头被村民戴上草帽支在田里吓唬麻雀。

文化馆的赵康民开始挨个从村民那回收青铜兵器、俑头,还动员村民帮助筛找破碎的陶片。

1974年5月,新华社记者蔺安稳回临潼探亲,在妻子工作的临潼县文化馆看见修复好的陶俑后,在《人民日报》内参《情况汇编》上发表文章《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陶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批示国家文物局迅速采取措施。文革期间,已有长沙马王堆汉墓、河北中山靖王墓被发现,陶俑的出现再次在全国引起轰动。

7月初,国家文物局派人与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协商,决定由陕西省组织考古队进行发掘。

现年77岁的袁仲一是第一批到兵马俑工地的8位考古人员之一,这位196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的中国古代史研究生,1964年就在陕西从事考古发掘研究。“去之前领导说,你们花个一个星期到十天把它挖完,然后写个报告给国家文物局交差。”袁仲一对《中国新闻周刊》感慨道,“没想到一挖就是几十年。”

1974年8月,考古人员开始试掘打井区域(现在一号坑位置)。这才发现“这里的陶俑浩浩荡荡,想不到的震撼。”袁仲一说。按照习惯,考古队喝酒庆祝这个意想不到的景象。这一年,现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刘占成刚进入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在学校里,他第一次听说骊山脚下发现了许多陶俑。

1975年,还是学生的刘占成获得机会,到兵马俑工地发掘现场参观实习。刘占成觉得很幸运,身为陕西人的他在陕西念考古,陕西又出了这样的宝贝,从事考古的人“碰”到“值得研究的好东西”很难得。1975年初,考古队在《文物》杂志上发表文章,首次使用“兵马俑”一词。大家认为,军队就是兵,还有战马,陶人就称俑。

1976年,考古队确定兵马俑跟秦始皇有关系。

1976年4月23日,考古队发现6000平方米的二号兵马俑坑,5月11日发现520平方米的三号兵马俑坑。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