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访谈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释永信困局:一位现代方丈的尴尬(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谈未来,“少林寺不买养老保险”
2009年10月27日,一则“少林寺被登封市政府秘密运作上市”的消息,将少林寺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实情是,香港中旅集团(简称港中旅)与登封市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书》,挂牌成立港中旅(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打包经营嵩山的所有景点。嵩山景区出资4900万,占49%的股份,港中旅出资5100万,占51%的股份。有人质疑,嵩山这30年的建设,投资不下30个亿,就作价5100万卖给香港上市公司,不可思议。有人猜测,释永信从中拿了好处,甚至有报道称,释永信想要少林寺上市。
环球人物杂志:关于上市风波,您的态度如何?
释永信:和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原来文字上说包括少林寺,经过我们多次干预,领导现在口头上说不包括。少林寺绝对不能上市,这将断送少林寺1500年的传承,少林寺将会不复存在。
环球人物杂志:但人们相信您要上市的说法,因为您是第一个获得MBA学位的僧人。
释永信:这个MBA的学位也是社会传言的,根本没有。我过去文化水平不高,出生在农村,不可能接受优质教育,现在水平也不高。
环球人物杂志:但您的确比其他僧人头脑灵活,观念超前。
释永信:没觉得。我们之所以出家,都是因为有信仰和人生目标。只是我做了方丈,除了考虑个人生死问题,还要考虑少林寺的生死。少林寺已经兴兴衰衰1500多年了,这在中国是不多的。就像接力棒,怎么把少林寺传承下去?前几任方丈都没有面临这样复杂的社会环境,现在全球化、法制化,很多东西把握不好,就关系整个僧团的生死。
环球人物杂志:作为方丈,最大的压力在哪里?
释永信:也没有什么压力,就是传统的宗教生活。但现在和过去不一样,过去寺院以农耕为主,和社会打交道少,那时也不流行旅游,来往的都是信徒,带着一颗虔诚的心,很单纯。现在生存方式和生存环境都变了,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我最近在思考很多制度问题,比如国家现在推行三金:低保、医保和社保。低保不用考虑,有信徒的香火钱和门票收入。2006年我们参加了当地农村的新农合医保,交10块钱每年可以报销3万。剩下社保,国家的五个部局,卫生部、人社部、宗教局等,有个联合文件,要求在宗教界推行社保,可以参照企业养老保险,很多人都买了,但是我没买。僧人和寺院是家的关系,一辈子在这里。一旦买了养老保险,就变成了雇佣关系。那60岁以上的老和尚都要向寺院交钱买服务吗?他们在寺庙住还是不住?这不是乱了吗?政府对我们和尚关心,我要是接受了,寺院的传承就会有问题;我要是不接受,又是一种损失,政府要养你们,你们不要。好在我寺院的僧众都非常支持我,决定不买,我们就存了几十吨粮食,遇灾荒年可以给僧众解决两年的粮食。出家人只要解决生活就行了,在有生的生命里,不会有太多问题的。
环球人物杂志:除此之外,您现在最关注的是什么问题?
释永信:我在想少林寺怎么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做贡献。因为我看到文件,中原经济建设已经列入了国家战略,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华夏文明的传承,这个我觉得少林寺可以大有作为。少林寺是禅宗祖庭,是世界少林禅弟子的寻根之地,又有少林功夫、禅定功夫。我们想做这样的文化载体。
环球人物杂志:谢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和我们谈了这么多。
释永信:我已经很久没有接受过采访了。但是你们的杂志5年前创刊的时候我就看过,我比较信任。只是希望通过采访,能给读者提供一些佛教知识,提供一些积极向善的精神,也就行了。
临走前,记者看着释永信站在院子里的身影,突然感受到,这座60亩寺院对于他的意义;也感受到,一位现代方丈守护自己的寺院和僧人,所面临的困难和尴尬。此刻,导游们在方丈室外绘声绘色地讲“故事”:“释永信就住在这里,里面堪比五星级酒店。”游客惊叹声四起。而“故事”的主角释永信,却退让在侧院里,向来访者读着他所著的《禅露集》:“佛所悟的真理,以及49年说法传道的内容,核心就是5个字:别胡思乱想。做人能做到不胡思乱想,他的内心就会变得清明安详,烦恼痛苦也随之而去……”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