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学者的文化忧虑如何破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光明网-光明观察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文化除了教化功能,兼具娱乐性,而即便教化,也不排除娱乐的形式,于是有所谓“寓教于乐”。但是当“娱乐文化”隐隐成为主流,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就引起了学者的忧虑。
针对影视界掀起重拍《红楼梦》、《西游记》等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风潮,研究古典文学名著的四位知名学者在解放日报文化论坛上齐声呼吁,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承载着中华文脉,重拍者一定要有敬畏之心,更要做好传统文化的功课。
学者的文化忧虑,于此表现出“多点文化少点娱乐”的建议,并暗含了对影视人素质的批评。但是文化忧虑之产生,只因于娱乐文化的盛行吗?敬畏经典,“做好文化功课”,单单于影视人为有必要吗?
以“四学者”之一的周思源教授为例。周教授曾经在《百家讲坛》讲过“鼎足江东”,像易中天先生一样由“鼎三足”生发出“鲁肃版隆中对”的结论。但事实上,鲁肃榻上对策的“鼎足江东”,只有“像鼎一样牢固地立足江东”的意思,并不表达“三足而立”的概念。周教授和易先生要不要补课?而作为2007文化批评的焦点,“颠覆经典恶搞古人”,更是涉及了众多的学者教授,但是没有一个被批评者自认“恶搞娱乐”,他们宁可承认是在发掘历史的侧面。
历史比名著更需真实还原,国学比电视剧情更具硬性标准,当学者在讲坛上“推广”文化错误,而又义正辞严地要求影视人“做好文化功课”时,于文化忧虑之自身责任做何感想呢?
其实,学者也好,影视人也罢,以及我们芸芸众生,都是在用有限的认识去认识无限。我们在自己所认知的文化层面上,反对他人“娱乐恶搞”,又孰知我们的认识,也是被娱乐化过的历史;我们的发言,同样会被他人视为“娱乐恶搞”。
钱文忠教授说:眼下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的人少之又少,人们对四大名著的文学魅力也日益感觉淡漠,也许再过几年,“编剧们就是先看几遍四大名著的动画片,再写剧本了。”如果钱先生的话也引发了我们的文化忧虑,我们当做如下思考:在“国学热”的喧嚣中,吁叹传统文化的不为人知,是因为影视娱乐抢占了文化市场呢,还是学者于传统文化用力不够?
对翻拍经典作品的批评建议,实则表现了“娱乐至上”时代文化人的普遍忧虑。然而文化的流传,从来是正统与娱乐两条腿走路。文化发展的最大障碍,并不在于经典的娱乐化,而在于缺乏文化创新;娱乐文化之引起学者们的忧虑,并非娱乐文化走得太快了,而是传统文化的普及步伐没有跟上。于是文化忧虑的破解,首先在于学者们“做好文化功课”,把传道事业发扬光大;而经典与名著,并不妨给影视人娱乐一回。(简超)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