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良渚古城”并非古城是水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在距今5300-4000年的良渚遗址区内发现的面积290万平方米的古城,去年11月被认为是同时代中国最大城址,但日前,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又有争议传出,良渚课题权威、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林华东、罗以民等人认为,新发现“良渚古城”一说不能成立,它并非“良渚文化”遗存,甚至也不是其他时期的古城城墙。它有可能是宋代以后的水坝。
专家主要对以下几点提出质疑,以往发掘到新石器古城墙多为泥土夯实而成。而此次发掘遗址中,用于“古城”铺底的石块非新石器时代技术发展水平所能完成。同时,四个考古发掘点呈现的工程质量也并不完全一样,有的地方夯筑的黄土的确很纯净,有的地方夯土内就夹有许多石杂物,包括许多良渚夹砂陶片和黑陶。根据出土石块的风化程度,专家认为,石头开采时间的上限不可能超过宋代。虽然考古负责人刘斌对此解释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加工石块可以用玛瑙划的方式。”但实验表明,此类火成岩石块,在新石器时代,人类还不足以对其进行切割,如果是用火烧,再泼水,使之裂。但石头没有火烧痕迹。
另一理论依据为,良渚古城所在,历史上曾发生多次洪涝灾害,为何能历久而不倒。另外,从目前发掘的遗址来看,所谓“古城”违背筑城原则。3月底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将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集中讨论。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