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访谈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李凤亮:重绘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地图(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文学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内容提要 读书报:在《彼岸的现代性》中,您说过“作为海外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创始者、参与者、建构者,海外华人批评家们的学术背景、研究历程、思想方法虽或显示于他们的著述中,但这一显示一定是局部的。  


  受访人 李凤亮    采访人  燕  舞  


  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召开前后,到12月才满40岁的深圳大学副校长、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李凤亮教授,忙里偷闲地修改即将陆续出版的《彼岸的现代性——美国华人批评家访谈录》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海外视野——当代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移动的诗学——中国古典文论现代观照的海外视野》。 


    尽管是国内少有的最年轻的大学副校长之一,还有着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诸多学术兼职,但李凤亮认为“大学没有行政,只有学政”,他最钟情的还是学术。 


    李凤亮的父亲在他上初一时即已病逝,1987年他以全县中考第一的成绩入读江苏省阜宁师范学校;3年后以“六个学期都是第一”的成绩,被保送到徐州师范学院,毕业后又被破格留校任教。 


    在学院正式更名为徐州师范大学的1996年,李凤亮在日后成为校党委书记、校长的徐放鸣教授鼓励下,投考暨南大学蒋述卓教授的文艺学硕士,两年后获准提前攻博,2001年学成后留在暨大执教,后又进入中山大学做博士后研究,跟随程文超教授(2004年英年早逝)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性”,由此介入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 


    此前,他的研究集中于小说诗学特别是对米兰·昆德拉小说的系统研究。大学时第一篇学年论文就是关于昆德拉的,后来在学报上发表;《对话的灵光──米兰·昆德拉研究资料辑要(1986—1996)》(1999)、《米兰·昆德拉:诗意存在的沉思者》(2002)和《诗·思·史:冲突与融合——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引论》(2006)等著作,则奠定了李凤亮在国内昆德拉研究领域的地位。 


    最近十余年,李凤亮转向批评理论尤其是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以及比较诗学、文化研究。潜心梳理巴赫金、韦勒克、弗莱、海登·怀特、厄尔·迈纳、詹明信等域外批评大师与王国维、郭沫若、闻一多、朱光潜、宗白华、王元化等20世纪本土批评家后,李凤亮与蒋述卓教授合编了《文化诗学:理论与实践》(2005)。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万人谈。 


    2007年8月,李凤亮被公派到美国南加州大学东亚系访学一年,他与夏志清、王德威、张错、刘禾、张旭东、唐小兵、鲁晓鹏、张英进、王斑等三代华人批评家,分别进行了长篇学术性对谈。这些访谈的精华发表于《文艺研究》、《小说评论》、《天涯》、《花城》等杂志后,在学界内外引起积极反响。对美国华人批评家的系列访谈孕育了《彼岸的现代性》和“当代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海外视野》,而对刘若愚、叶维廉、陈世骧、高友工、黄维樑等海外华人诗学家的深入研究,又催生了《移动的诗学——中国古典文论现代观照的海外视野》。 


    这三部作品,让李凤亮更真切地了解了海外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生态,更使他“走向跨地域的中国现代诗学”乃至“重绘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地图”的学术雄心具备更多实现的可能性。 


    近期,笔者对李凤亮教授进行了长达五小时的访谈。 


    中国现代文学在海外的中国研究里面非常边缘 


    读书报:在《彼岸的现代性》中,您说过“作为海外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创始者、参与者、建构者,海外华人批评家们的学术背景、研究历程、思想方法虽或显示于他们的著述中,但这一显示一定是局部的。而事实上,作为亲历者,他们对于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建构过程,一定保留着诸多隐而未彰的事实。对他们当中的代表性人物开展‘口述史’式的研究,或可在回顾和描述这一学科建构进程的同时,存留学术论著所未及的丰富历史信息”,请您分享一些“隐而未彰的事实”、“学术论著所未及的丰富历史信息”。 


    李凤亮:近年来国内学界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在美国是一个显学。到那去以后,所有人都告诉你,它只是在美国大学的“东亚研究”的“中国研究”里面非常边缘的一个学科,而且属于人文研究。他们的中国研究偏重于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研究,至于中国的文学和古典文化,显得非常边缘,得到的资助跟国内完全不能比。 


    再比如,为什么这些学者的研究方法跟我们不一样?我们国内大学中文系,我教现代文学,你教古代,他教当代,分工明确。他一个人,什么都要干。王德威说得好,哈佛聘他来做东亚系教授,就是从古教到今。夏志清先生也说,他不只研究中国现代,而是从古研究到今,从中研究到外。大家都知道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其实他的《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也非常厉害,研究《水浒传》等古代小说,自成一家之言。 


    美国的东亚研究主要是中、日、韩的研究,在中国里面既有中国文学和语言的教师,也可能有中国历史、中国宗教、中国艺术、东亚艺术的教师,这就决定了他们这种学术生态不可能只是面对文学的。而且,文学作为人文研究本身已经边缘化,要想发展就必须跟文化、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美国原来唯一的《中国现代文学》杂志,现在改成了《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 


    再比如过去搞不清为何不少华人学者爱研究中国影视。我看到刘禾办公室的书架上有那种很老的录像带《黄土地》、《老井》等,她会放这些东西给学生看,让他们了解中国。张错教授课堂上给学生放《英雄》,他讲先秦文学的时候,先要引起洋人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化的兴趣,放电影是一个手段。放得多了,于是变成研究的兴趣,鲁晓鹏就是这样。 


    去美国看了以后,会有一些更丰富、更现场的感受,比如他们怎么看待文学理论的现状,怎么认识比较文学的发展,怎样理解目前较热的海内外的学术交流。中国古代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加上“与万人谈”,只有交流了以后你才能够切实地达到一种“同情的理解”。 


    读书报:这种学术访谈一般会涉及哪些方面?  


    李凤亮:一是这些人的身世或研究经历。二是他们的学术领域、研究专长、方法论。三是海外中国现代文学、学者、学科的现状。四是对海内外学术互动、交流的看法。 


    基本上每个人都涉及这四个方面,当然真正进入每个人的研究领域,一些具体的问题不太一样。过去对海外华人学者也有过一些介绍,我是想通过一个系统的访谈和研究,使国内对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个整体的印象。最内在的想法,还是要促进建立一种大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观”,推动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地图的重绘。这个“重绘”不同于陈平原、杨义先生原先提出的那个“重绘”概念,并不是说把现代文学研究朝晚清去延伸或者朝其他领域扩展,而是希望在研究的队伍和视野上建立一种全球观。不同国家都有学者在研究中国现代文学,那么随着交流加强以后,某种意义上它会改变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整体格局。 


    过去,程光炜教授较早地就在他的研究生课堂上开过“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这样的专题,季进等一些学者也在关注这一现象。现在,好多海外华人学者都被聘为国内的“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这种一体化已经慢慢地在实现了。我乐见一种大的、整体性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格局的到来,你可以不同意他的观点、立论,甚至刘再复可以跟夏志清先生在香港吵得一塌糊涂,但是这种争论有利于改变过去那种单一视角、单一维度的研究。 


    除了丰富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它还引发了一些其他学术话题,像全球化时代的学术流散(diaspora)倾向。今天在这里说话,买一张机票,晚上你坐飞机明天就到纽约,参加一个国际会议了。交通便利等带来的学术流散倾向包含了很多话题,为什么总是朝美国流?为什么美国的中国现代文学这些年发展起来了?但这个同时也带来“中西文化交流的话语权力关系”问题,至少从目前来看,美国在学术上还是强势的。 


    还带来了“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现代性的复杂面貌”这样一些问题, Sinophone(华语语系文学)就是这样一个复杂概念。我们过去总是谈海外华文文学或者世界华文文学,但用王德威他们的话讲,你这是大一统文学,是四海归一的思路。2007年底我在哈佛参加一个关于Sinophone的会,很难受也很受震动,它完全解构了我们传统的“世界华文文学”的思路,它辐射到海外边缘地带,采取后殖民的视角,努力颠覆一种中心主义,值得国内学界关注。 

    其实很难说存在海外华人学术圈 


    读书报:那1950年代赴美、以夏济安和夏志清兄弟为代表的第一代海外华人批评家,与1960年代和1970年代赴美的以李欧梵、张错、刘绍铭、王德威为代表的第二代,以及1980年代出国留学的黄子平、许子东、刘禾、张旭东、张英进、唐小兵、孟悦和陈建华等第三代相比,他们在学统、研究路数、问题意识和学术方法等方面有哪些显著的异同?  

 
    李凤亮:来源地域的不同——比如台、港、澳、大陆,还有学术背景的悬殊(有的学中文,有的学英文),还有年龄代际、知识视野、政治立场的差异,这些会显示在他们的研究对象、研究视域和研究结论当中。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