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杭州现完好南宋御街 马可波罗笔下繁华再现(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御街两旁曾集中数万家商铺

    脚踏南宋御街的香糕砖,看着中山路上车来车往的景象,有一种奇妙的穿越时空的感觉。千年前的御街上,又曾是怎样一幅景象?唐俊杰为我们还原了当时的情景。

    御街南起皇城北门和宁门(今万松岭和凤凰山脚路交叉口)外,经朝天门(今鼓楼)、中山中路、中山北路、观桥(今贯桥)到今凤起路、武林路交叉口一带,是南宋临安城的中轴线,全长约4185米。它是皇帝于“四孟”(孟春、孟夏、孟秋、孟冬)到景灵宫(今武林路西侧,供奉皇室祖先塑像的场所)朝拜祖宗时的专用道路。

    每三年,皇帝都要进行一次为期三天的祭天仪式。他沿着御街到景灵宫吃斋祭祖,住一晚后,再返回太庙(今鼓楼附近,供奉皇室祖先排位的场所)住一晚,再到城外的郊坛祭天,再住一晚后返回皇宫。据说,皇帝车队走过时因为怕压坏石板,每次都要把石板拿掉,并铺上沙子。

    当时的御街对百姓来说也很重要,因为它两旁集中了数万家商铺,临安城一半的百姓都住在附近。“十里”御街可分三段:首段从万松岭到鼓楼,是临安的政治中心,靠近皇宫、朝廷中枢机关,皇亲国戚、文武百官集中,消费与购买力最强,因此,这里的店铺大多经营金银珍宝等高档奢侈品;第二段从鼓楼到众安桥,以羊坝头,官巷口为中心,是当时的商业中心,经营日常生活用品,据《梦梁录》载,这里名店、老店云集,有名可查的多达120多家;最后一段从众安桥至武林路、凤起路口结束,形成了商贸与文化娱乐相结合的街段,这里有都城最大的娱乐中心——北瓦,日夜表演杂剧、傀儡戏、杂技、影戏、说书等多种戏艺,每天有数千市民在这里游乐休闲。 

    御街考古现场将立即回填保护

    顺着南宋御街往上,十几厘米处是一层元代的石板路,与《马可波罗游记》中所说“元代杭州很多路都使用石板”的描述相符。1276年,元灭宋后,都城临安变成了地方城市,御街的功能也改变了。巨石铺设的路面也日益毁坏,隔离杈子也不见,威严也随之消失。于是,两边的店铺和民居开始侵占御街,街面渐渐变窄。

    元代地层往上七八十厘米处,是明清时期的路面。“你们看,这石板的形状和元代相比,不规则且要随意些,路面的质量也差一些。”唐俊杰说。据说,当时的御街已经改名为“大街”,御街的味道全然不再,仅是一条贯穿旧城南北的大路。

    民国地层要比明清再高出五六十厘米,和现在的中山路有80厘米左右的落差。在所有路面里,民国的用材最廉价——都是形状不规则的砖、瓦碎料。经过元明清民居、商铺的侵占,此时的御街已经成为了一条小巷——太平坊巷。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纪念辛亥革命领导人孙中山先生,这里才改名为中山路。

    在高楼林立的杭州城里,还能找到这样历史悠久的路吗?“我们可以肯定,中山路是杭州沿用时间最长,文化底蕴最深厚的一条路。”唐俊杰说,这也是此次考古发掘最重要的收获之一。

    另据介绍,按照计划,南宋御街考古发掘现场将马上回填保护。今后将配合中山路有机更新工程的整体计划,设计成遗址陈列馆等向公众展示。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