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艳照门”入考卷并不值得兴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红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有些事情,矫枉很容易过正。此前在国贸开张的“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上,香港部分高校表示,包括“艳照”事件等社会热点话题很可能入选面试试题。当人家还在构想的时候,我们已经将创意兑现为现实。 
  在为期三天的广州市高三“一模”考试中,让学生感到新鲜的是,前不久发生的“艳照门”事件进入了语文试卷。单项选择题第4题中,要求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最后一选项为:“‘艳照门’事件警示我们,网络上一些不雅内容正污染着我们的眼球,教育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不健康文化的防范意识,是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责任。”(3月18日《南方都市报》) 
  只要稍微了解点近年全国以及各省高考命题趋向的人都知道,高考或重点模拟考试命题从不是有些人所臆想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事实上,这些重量级的考试不仅信息庞杂、价值多元、资讯新鲜,而且很好地贴合了当下中学教育的实践。真正断层的不是考卷,而是日常的基础教育。若不是迎考的毕业班,学生是很难与时代合拍的;即便是毕业班,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学生所接触的社会信息也被功利化地层层“过滤”了。
  结论有二:一是“艳照门”入考卷根本不值得欢欣鼓舞,人家试卷本来就出得很好,只是媒体或社会鲜有关注(或是鲜有专业的关注),至于由此推断出“命题理念”进步云云,纯属自作多情;二是即便“艳照门”入了考卷,对基层中学语文教育也不会有多大的触动,更别谈改观,语文本来就是很生活化的课程,新课改更赋予了语文新生的力量,至于断裂与悖逆,病根在于传统教育机制,这显然不是一两道娱乐考题就能扭转的。
  笔者之所以认为“艳照门”入考卷并不值得高兴,还有另外一层考量:“艳照门”对香港社会的意义和内地社会的意义,在道德、法制等价值判断一致的基础上,显然还是有不少的差异性。即便是部分香港高校,人家也只是表示“很可能”而已,可见,对于反面事件的教育,都秉持一种谨慎小心的态度。何况,内地不少忙于迎考的毕业生,家长又是禁止上网、又是禁止看电视看“闲书”,“艳照门”事件的“普及率”真的就有如成人世界那么强吗?如果真没有看到“艳照门”报道的同学,在考试结束后是不是也会好奇地去“补课”呢?
  如此模拟考试,不仅担负着检验学科成绩的功能,更有强大的舆论引导、价值塑造效应。在“艳照门”就快要关上大门的时候,借由“大考”来放大其所谓教育意义,实在是弊大于利。这就好比假设在考卷里说“自杀是不对的,网上流传的N种最新自杀方法是需要清理的”一样可怕。
  当然,不是说挑战社会底线的负面信息都不能拿来研判,而是应该区分场合、区分时间,“艳照门”入考卷并不值得兴奋,此举背后,反倒更多地隐射出我们在教育改革问题上一贯的不得要领。(作者:宋桂芳)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