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访谈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阎崇年解读"大故宫"三则:敬畏、赞颂、不诋毁(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对话
目前这20集,我尽心了,我尽力了。前天我3点就醒了,想到一个字,就还在调整。
历史就是求真求实,电视剧只是艺术作品,这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但我相信时间长了,观众就像神农尝百草一样,慢慢就会分辨了。
“穿越”那些事儿
读+:这几年清朝宫廷戏一直很火,最近又加上了“穿越”,您怎么看待这样的文化现象?
阎崇年:其实有些讲清朝之前的电视剧也很好看,但是历史资料有限,相对来说故事就少。清朝就不一样了,单《明实录》和《清实录》两部书加在一块就有近亿字,档案也有一千多万件,这样丰富的资料前朝是没有的,这就为电视剧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这些电视剧热播,对历史普及是有一定好处的。但许多清宫戏或者穿越剧,篡改了历史,对青少年认知不利。我认为历史就是求真求实,电视剧只是艺术作品,这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但我相信时间长了,观众就像神农尝百草一样,慢慢就会分辨了。
读+:最近因为几部穿越剧的流行,“四爷”雍正突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您这次也请雍正的第九代孙爱新觉罗·启骧先生为《大故宫》题写书名,能谈谈您对雍正的看法吗?
阎崇年:前不久我去了台北,有一个展览,里面提到法国的凡尔赛宫以太阳王路易十四为骄傲。康熙与法国的路易十四,都是同时代的巨人,但他们这段辉煌的历史是当时的人民创造的。我觉得也应该这样看待雍正,雍正维护了领土的完整,他是一个勤政的皇帝。但他也有他的问题,他终究是一个封建的帝王。
读+:您看过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吗?您和他都写过袁崇焕,您赞同他的观点吗?
阎崇年:当年明月送了我一整套《明朝那些事》,很厚,7本,每本都给我签了名。我看了其中的一节,讲袁崇焕的一节,目前还没能全看完。我和他应该是在表达方式上有些差别吧,一种是纯学术的表述,一个是通俗的介绍,但我们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历史。新中国成立60多年,历史观点也在变化,所以我重点看历史事实,力求按照本来面貌复述历史。当年明月讲的基本符合历史,他这么年轻很难得。
读+:您登上“百家讲坛”讲清史之后,引起了部分观众对您的学术观点进行质疑,甚至出现了一些过激举动,您怎么看?
阎崇年:这些事我不着急,但是家里人着急。我很坦然,我是做学术研究的,又通过《百家讲坛》出了名,发生这些事也是难免的。但有一点,网上的阎崇年语录完全不是我的,是网友自己贴上去的。
我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每做一集,入了一次炼狱,录完了,我肩膀就轻松一下。讲完后,我还是很忐忑,恐怕有不准确。
“讲坛”那些事儿
读+:第4次登上“百家讲坛”,您感觉如何?
阎崇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讲的时候啊,你不能念稿子,谁也不喜欢,我年龄也稍微大了一点,记忆力比二、三十岁的时候,还是差一点儿,你数字还得记准确了,观众和听众很多人非常有研究的,错了,马上给你提出来。每做一集,入了一次炼狱,录完了,我肩膀就轻松一下。讲完后,我还是很忐忑,恐怕有不准确。
现在上册都录完了,书也印完了,也开始在央视播了,我就会拿着本坐在电视机前看看有无错误,有则改之。目前这20集,我尽心了,我尽力了。前天我3点就醒了,想到一个字,就还在调整。
读+:听说这次在央视录节目,经常一录就是3个多小时不停,您如此高龄吃得消吗?
阎崇年:我过去一集最多录3个半小时,我讲雍正帝的时候,一点半开始讲,我看怎么外面窗户黑了,编导一看3个小时35分,最后剪成一集,我商量就不要那么多时间,现在一般一集60分钟左右,高兴时是80分钟。
读+:您录制节目时,有没有注意到台下观众的年龄层次问题?
阎崇年:《大故宫》面对的观众和读者层很宽,上到博士生导师、院士,一直到七八岁的小学生。我有一次见到两个“粉丝”,我说您高寿,他说我今年92岁,我就赶紧起来了,说您可能是今天我见的年龄最高的,他说不是,我姐姐也来了,在旁边呢,我一问,他姐姐比他还大一岁,93岁。
读+:在与观众的互动上,您有什么经验?
阎崇年:我讲的时候有观众。我会看观众的眼神,有时观众乐了,我就觉得大家喜欢。有时大家低头,我就赶紧压缩,讲别的,我根据观众反映随时调整粗细,事后观众的反映还会揉到后面的内容中。
阎崇年为了《大故宫》惮精竭虑。
我这人知识面特别窄,有人说我渊博,我说我既不渊,也不博,我整天就明清史那些事儿。
生活那些事儿
《大故宫》播出已有一段时日,同名图书也已上市。从央视的重视程度到图书市场以及观众的反映来看,《大故宫》开局不错。
据“百家讲坛”相关负责人透露,《大故宫》宣传片将在央视一、二、三、七、八套节目中全天多时段滚动播出。但目前的收视率央视并未公布。
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黎波宣称:“《大故宫》的书共3册,目前发行的第1册首印20万册,预计3册出齐后,销量共计100万册没有问题。我们刚刚收到的数据显示,《大故宫》第1册上市刚10天,就已经进入了开卷周排行榜非虚构类销量前10”。
这次郭敬明也以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副总编辑的身份凑了个热闹,他表示:“上个月去台北,在台北故宫看到了很多东西,这次《大故宫》把北京、台北、沈阳故宫,整个属于故宫的体系做了一个系统的梳理,感兴趣的年轻人可以从阎崇年老师的书里学到很多东西”。
记者注意到,随着《大故宫》的播出,沉寂许久的阎崇年百度贴吧开始稍稍有了人气。有网友说“感谢明智的央视”,也有网友称“久违的感觉,从《清十二帝》 到《明亡清兴六十年》一晃过去8年了,各种怀念啊。伴随着阎老师,伴随着《百家讲坛》成长起来”。
读+:听说您在生活中是一个沉迷书斋,特别古派的人?
阎崇年:我没有权力定什么必要什么不必要。很多人愿意通过上网获得信息,通过微博发表见解,但我不上网,也没有开微博。网上很多事情我知道,但也有的不知道。电影我基本不看,如果要看,只选择影响比较大的大片,或者争议特别大的历史片,《2012》我看了,觉得不错。一个人的精力非常有限,不要说明清史,就是一个乾隆朝的历史,一个人一生也看不完,我就是尽量利用时间多从书本上学习历史,少出错误。我这人知识面特别窄,有人说我渊博,我说我既不渊,也不博,我整天就明清史那些事儿。
读+:您业余还有别的什么爱好?
阎崇年:看杂志、看书、看报,爱上喝茶是最近几年的事。长安大戏院、梅兰芳大剧院,我有时去看戏,中国戏剧和历史的关系太密切,通过看戏学习历史。最大的爱好还是看书,我家有40个书柜,全是2米6高,办公室、朋友家也都有我的书。我不爱抽烟喝酒,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攒的钱就都花在书上了。
读+:“大故宫”从着手准备到最终亮相,这对78岁的您不仅是心力的挑战,更是体力的挑战,可以分享一下您的养生之道吗?
阎崇年:人活到90岁以后才有资格说养生之道吧。但就有一条,我不运动,也不散步,早晨起来就工作,吃早点后还接着工作,吃完晚饭还接着工作。为什么有人高寿有人短寿?康熙说很多书法家、画家,还有特殊的手艺工匠多高寿。我由此体会,学有专长,可能对身体有好处。
读+:听说您的儿女非常优秀,当初想过让他们继承您的研究吗?
阎崇年:我不是专家,我就是某一方面的东西看得比别人多,我家的孩子受我影响,他们也想研究历史,我都不同意。他们说为什么呢,我说道理只有一个,学历史啊,很辛苦,我说早晨起来就看书,下午看书,晚上看书,礼拜六、礼拜天都看书,常年这么看书,你们就别这么辛苦了。
旁观
记者欧阳春艳
日前,央视“百家讲坛”制片人聂丛丛向记者透露:“从2008年起,我们就开始筹划‘大故宫’这个选题了,到2011年7月进棚录制,酝酿时间长达3年”。
聂丛丛称:“我们之所以对‘大故宫’有如此信心,之所以聘请阎崇年老师为年度主讲人,一是因为阎崇年老师曾经主讲过《正说清朝十二帝》、《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等深受观众喜爱的节目,是将央视‘百家讲坛’收视率推向高峰的第一人;二是因为他任职于北京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满学所,浸淫与故宫攸关的课题研究已长达半个世纪”。
聂丛丛评价:“阎崇年老师主讲的‘大故宫’,找到了让学术研究成果走出书斋、面向大众的6把‘钥匙’:一是空间为序,就是以故宫的建筑空间作为讲述的线索,每一讲都先设定一个空间的概念,再讲在这个空间里的时间、人物、建筑、文学等;二是影像为长,影像比文字、比讲述更形象、更直观、更韵美、更生动;三是文化为魂,贯穿人物、故事、建筑、文物、历史的思想理念和文化内涵,是‘大故宫’的精髓和灵魂;四是合纵连横,将中国明清故宫与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现存的宫殿相比,在比较中更显中国明清故宫的伟力和文化的辉煌;五是史艺联通,既将历史、理念转化为可观、可听的艺术,又将可视、可听的艺术转化为科学的道理;六是中正安和,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欧阳春艳 来源:长江日报)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