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当代中国的日本汉诗研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日本汉诗是日本人运用中国古诗形式所创作的诗歌,起源于天智天皇时代(公元668年—公元671年),其皇子大友被认为是日本最早的汉诗人。日本第一部汉诗集《怀风藻》编订于751年,比第一部和歌集《万叶集》还早十年左右。一千三百多年来,产生了数以千计的诗人和数十万首诗篇。它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产物,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和艺术瑰宝。 

  日本汉诗在近代受到中国人的关注,始于清朝末年著名学者俞樾。1883年,日本友人岸田国华携其所搜集日本人汉诗集170余家给俞樾,请其编选一部诗集。俞樾用五个多月的时间,从中选出150余人的5000多首诗,题为《东瀛诗选》,次年于日本出版。其后由于历史的原因,日本汉诗很少受到中国学者的关注。1970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中日文化交流日渐扩大,日本汉诗重新受到中国学者的重视,相关的研究工作也逐步得到开展。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出版的日本汉诗译介工作中,从出版年份来讲,以黄新铭选注的《日本历代名家七绝百首注》(1984)为最早,但是若论影响力,则以程千帆、孙望的《日本汉诗选评》更大。


  李寅生的《日本汉诗精品赏析》是近年来出版的一本比较重要的著作。该书从历代日本汉诗人中精选269位诗人的500余首作品,以人系诗,按作者年代排序,前有作者小传,后面有简单的注释,并且对汉诗的文化内涵、艺术特色、思想内容等给予综合性分析。


  广义的日本汉诗不仅包括律诗、绝句、古诗和乐府,也包括词。日本学者作词虽然不多,但是历史同样久远。日本填词开山祖嵯峨天皇于弘仁十四年(823)年所作《渔歌子》五阕,乃模仿唐代宗大历九年(774)所作《渔父》词,前后相距不过49年,可见日本填词与写作汉诗一样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日本词史上也曾出现过一些名家,特别是明治时期,曾经是日本学者填词的黄金时期。中国学者对此就有关注。中国著名的词学泰斗夏承焘先生和他的学生张怀珍、胡树森所编《域外词选》,1981年11月由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介绍日本、韩国、越南等国的词作100余首,里面即收有日本词,这是我所知上个世纪后期最早介绍日本汉诗的著作。


  在日本汉诗的研究方面,也出版了几部有分量的学术著作,发表了高水平的论文,涌现出一些著名学者,在这里略作介绍:


  首先是肖瑞峰的《日本汉诗发展史》(第一卷),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计划出版三卷,此为第一卷,全书共分两编,第一编“绪论:日本汉诗概观”,对日本汉诗作总体观照,探讨日本汉诗的历史地位和形成与发展的原因,日本汉诗的阶段性特征、历史分期、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家,日本汉诗的研究状况。第二编“王朝时代:日本汉诗的发轫与演进”,对日本王朝时代的汉诗作深入透视,将其概括为三个阶段,介绍每个阶段的特点。此书虽然只写到日本王朝时代,但是却对日本汉诗的整体发展状况有了一个大轮廓的描述,这是中国人所写的第一部《日本汉诗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马歌东的《日本汉诗溯源比较研究》也是一部重要的著作。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作者马歌东先后在日本福井大学、金泽大学、北陆大学访问讲学,先出版了《日本汉诗三百首》,加以评注,又经数年努力,出版了该书。该书可分几个部分,首先是对日本汉诗作简要的全面的介绍,对日本汉诗的发展命运,特别是对日本人民所以接受汉诗的津桥——训读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接下来一个重要内容是以专题的形式,详细讨论了中国古代几位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人对日本汉诗的影响,讨论了日本汉诗与中国古诗在造理、意象、秀句方面的共同之处。此外还讨论了日本五山禅僧的汉诗特点和梅墩五七言古诗的特色,日本诗话的结集分类等问题,并对俞樾《东瀛诗选》的编选宗旨及其日本汉诗观进行了分析。


  另有蔡毅的《日本汉诗论稿》也是一部专题性论著,该书收入作者关于日本汉诗以及日本汉学的论述18篇,分为三辑。其中第一辑为作家作品论,主要从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关联着眼,分别探讨了平安时代至明治时代的日本若干汉诗人及其作品的成败得失。如“空海在唐作诗考”、“只图南海与李白”、“市河宽齋简论”、“明治填词与中国词学”、“超越大海的想象力——日本汉诗中的中国诗歌意象”等。


  严明在日本汉诗研究方面也有较为突出的成就。先后出版过《日本汉诗系列——伊藤仁斋诗选》、《东亚汉诗的选本研究》等著作。其中,《花鸟风月的绝唱:日本汉诗的四季歌咏》一书,从分析日本汉诗中吟诵四季景物花鸟风月的代表性作品入手,对日本汉诗的描写内容及写作特征进行了广角鸟瞰式的整体观赏和深入浅出的艺术分析。


  吴雨平的《橘与枳:日本汉诗的文体学研究》系作者在其博士学位论文《日本汉诗研究新论》基础上增订而成。该书将日本汉诗置于古代东亚汉文化圈的背景之中,以日本汉诗的“原生态”——中国古典诗歌,以及日本的民族文学样式——和歌作为参照系,对日本汉诗的源流、发展与通变进行探讨。


  王福祥编著的《日本汉诗与中国历史人物典故》一书别具特色,该书共编选日本诗人创作的汉诗476首,涉及到中国人物178位。这些人物,有的是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真实人物,有的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还有小说中的人物。从这些日本汉诗所涉及的人物,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之深和日本历代汉诗人对中国文化历史了解之广。


  王晓平的《亚洲汉文学》一书中的许多章节可视作日本汉诗研究的专论。如《〈怀风藻〉的山水与玄理》、《日本折中诗派的“论诗诗”》、《日本禅僧对中国文学精神的传习和引申》、《诗化的六朝志怪小说——〈菅家文草〉诗语考释》、《诗魔与鬼神——以〈江谈抄〉为中心》、《日本五山文学对宋明文学的呼应》,颇有新见。


  在近年来日本汉诗的研究中,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值得关注。该中心自2001年成立以来,与日本广岛大学文学研究科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2009年成功申报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日本汉诗的整理与研究”,目前在菅茶山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不仅搜集到了大量的资料、发现了数首菅茶山的逸诗,而且将菅茶山诗集文本进行了电子化处理。


  赵敏俐
    本文作者系首师大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