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京剧能否现代化?评论家称京剧有“性命”之忧(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集众多戏曲门类之所长的京剧艺术有着“国剧”的雅号,北京时间11月16日,这一历经两个世纪锻造的国粹艺术又增添了新的头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级“非遗”。这不仅是对其文化价值与审美品格的世界认同,更是一份中国京剧人面对世界目光的郑重承诺,意味着世界以人类的名义将京剧这份人类文明的瑰宝托付给了中国。

  上周,由北京市文化局和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北京京剧院承办的《京剧传承与发展论坛》在前门饭店梨园剧场举行。来自京、津、沪三地的专家学者和戏迷票友登台演讲,为精心呵护与普及传承京剧艺术出谋划策。其中很多专家一致认为,京剧申遗成功除意味着将得到政府和社会更多的资源支持外,更应借此契机反思一下,近年来盛行的改革和创新很多是与京剧美学特征相抵触的,甚至使其有了“性命”之忧,以至于迷失了自我,更谈不上传承。

  戏剧评论家解玺璋——

  这些年京剧从话剧舞台移植了太多东西,所带来的水土不服和排异现象,甚至使京剧有了“性命”之忧。

  京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对待遗产,或者说传统。如很多人所言,京剧是一个不断革新、不断变化的剧种,这种求新求变的呼声至今仍然响彻耳边。人们很容易为京剧变革找到合法性的依据和理由,似乎各个方面的证据都表明,京剧如果不改革,就不能继续生存了。

  事实上,自打诞生的那一天起,二百多年来,京剧从来都没有放弃过“自改革”的诉求;而近百年来,来自外部的各种势力,更在京剧身上留下了不断创新的烙印;尤其是近几十年,求新求变几乎成为京剧的“基本国策”,深刻影响到京剧的现状和未来。是不是真像有些人所说,变则生,不变则死呢?后半句说得也许不错,但前半句却未必,因为,变并不是活的必然保证,只是给活下去增加了一些概率。苹果和梨嫁接,叫苹果梨,既非苹果,也非梨。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量到质的临界点,越过这个临界点,此物就变成了彼物。京剧也是如此,有时我们会觉得它已面目全非,就是这个道理。据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里有这样的意思,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标示,是一种原汁原味的东西。文化标示是什么?不是像人的身份证一样,身份证只是对一个人的命名以及对命名的认可,它还应该包括“原汁原味的东西”,即这个人的原貌,如果经过整容甚至器官再造,他也许还用这个名称,却已经不能标示这个“遗产”了。

  很显然,如果说京剧申遗成功对京剧来说是个福音,那么,首先不在于京剧可能得到国家及社会各界更多的支持,得到更多的钱,而是获得了一次对百年来京剧变革进行认真总结和反思的机会,也就是说,我们有了重新确认究竟哪些是属于京剧“原汁原味的东西”的理由。如果说,有些“原汁原味的东西”已经被我们丢弃或束之高阁了,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把它们找回来?那些年来,我们昂首阔步向前走,甚至来不及回头留意一下自己走过的脚步。京剧的确新了很多,也变了很多,但是,有多少东西沉淀为京剧的遗产和传统,融入京剧本身,成为京剧的一部分?似乎没有人能够说清楚。我们只是呼啸着前进,摧枯拉朽,等到有一天我们回过头去看一看,才发现,身后已经一无所有。我想,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这样的前景已经不远,我们已经看到前面就是危崖了。值得庆幸的是,申遗成功给了我们停下来,喘口气,检讨一下自己的合法性。

  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对百余年来,特别是近几十年的京剧变革进行一番彻底的清理。有些当时看起来还不错的改革、创新,但时过境迁,问题也许就暴露出来了,那就应该考虑把它从京剧中剔除出去。这些年来,京剧从话剧舞台移植了很多东西,不能说这种移植毫无意义,也不能说没有获得成功的作品,但是,问题也是很严重的,它所带来的水土不服和排异现象,甚至使得京剧有了“性命”之忧。说到底,这种改革或创新,与京剧的戏曲美学特征是相抵触的。然而,问题又绝非舞台实景、声光电化这么简单,作为京剧的审美特征,从根本上说,究竟是写实的,还是写意的?是自然的模仿,还是意象的比兴?是现实的反映,还是心物交融?这些问题表现在剧作、导演、表演、舞台美术、声腔旋律等方方面面,如果在这些问题上我们模棱两可,南辕北辙,不能取得共识,那么,我们也就无法判断究竟哪些是属于京剧“原汁原味的东西”,而传承和发扬就更谈不上了。这样的话,我们仍然有可能迷失在茫茫大千世界之中,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在这里,我想我们有必要再提解放思想。事实上,解放思想并不总是和创新相联系,有时它也和守旧相联系,和回到传统,重新认识遗产的价值相联系。京剧艺术深深地根植于中国文化传统之中,它不该受到模仿自然、再现现实的拘囿。这样说并不是否定传统的现实主义艺术的魅力,而只是想强调京剧在审美意识方面的特殊性。同时,从继承遗产,回归传统的角度来说,思想的解放又不仅仅表现在这个方面,传统剧目的发掘,传统流派的继承,包括传统的经营模式和剧团管理模式,在京剧遗产中,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积极面对的,不能轻而易举地用一顶封建的帽子就将它们否定。

  总之,在京剧申遗成功这个大背景下,京剧的改革、创新、振兴和发展,不管出于怎样良好的动机,都不应以丧失京剧所以为京剧的本质规定性为代价。一旦失去了它的本质规定性,京剧也就不存在了。这便是我所祝福于京剧的。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

  当政府越来越多的资助主要流向新剧目创作时,必定会影响艺术家们传承这份珍贵文化遗产的热情。

  京作为继昆曲和粤剧之后第三个进入世界非遗名录的戏曲剧种,京剧既有昆曲那样经典化的追求,形成了相对凝固的深厚的历史传统,且深受主流文化青睐;同时也像粤剧那样有很强的民间基础,全国各大小城市的公园和空地,常常可以看到戏迷票友们的身影;而在海外的艺术界和学术界,京剧往往就是戏曲乃至中国传统舞台表演艺术的代名词。京剧的传统剧目以及融会在大量的经典剧目里的表演手法,虽然在近半个多世纪流失相当严重,但是相对于其他传统剧种,若干年来,京剧的传承与保护已经取得了许多值得大书特书的卓越成就。

  当然,包括京剧在内,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均非易事。2001年昆曲入选首批人类非遗代表作之后,在如何传承与保护昆曲艺术的问题上,不是没有争议,也曾经走过一段弯路。虽然国家为昆曲的传承与保护投入大量公共资源,但至少是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戏剧界的主流意见,仍然坚持要通过创作新剧目以推动传统戏剧的“发展”,许多专家学者仍沿袭一种似是而非的观念,认为只有通过新剧目创作这样的“发展”,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和最好的“继承”。直到近几年,这样的状况才有所变化,致力于传统昆曲表演手法的完美再现的全本《长生殿》和江苏省昆剧院努力传承经典的一代中青年演员的成长,都让我们看到昆曲重振的曙光。

  京剧也是如此。京剧表演的传统手法、尤其是最集中在体现了这些舞台表演手法在戏剧性情境中的运用的经典剧目,以及拥有特殊的表演技艺的演员和演奏者,他们是活的最值得珍惜的遗产。通过优秀的演员,将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经典剧目高水平地呈现在今天的舞台上,才是继承与保护京剧最核心的内容。而对新剧目创作的过分关注,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京剧艺术家们传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的热情与保护机制的建立。尤其是当政府越来越多的资助主要流向新剧目创作时,更有可能产生不良的导向作用,挫伤致力于传承的艺术家们的热情。我们当然不能忽视市场化的环境里普通观众求新求变的趣味,但是从文化发展和遗产保护的长远眼光看,政府以及文化人、包括戏剧理论家们自当超越一时一地的考虑,超越普通欣赏者的立场,以更开阔的视野,呼吁并推动京剧传统的完整继承。

  传承与保护京剧,培养优秀的舞台表演人才(包括乐师),为他们营造一个能够潜心于努力传承经典剧目的环境,通过种种有效的手段,激发他们自觉传承京剧艺术的积极性,京剧才会有光明的未来。现在,京剧已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们就更有必要这样做。因为我们有无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要为全人类精心呵护并努力传承这门伟大的艺术。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