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灾区公款游:官不畏民自逍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早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黎明  
  《中国青年报》的记者肖湘,在7月5日报道了另一位记者的“心情”与叙述:在媒体当时政记者的朋友随地方领导赴四川地震灾区慰问回来后,既无奈又气愤地向笔者诉苦说,“每当面对朋友和同事关爱的目光与亲切的问候时,我如坐针毡,内心痛楚不安。”
  让当事记者感到痛苦的,是“地方领导赴地震灾区慰问被异化为公款灾区游”这一现象。无奈又气愤的随行记者向在“国家级媒体”就职的同行诉说,也激怒了同行的媒体人,于是中青报发了这篇“隔山打牛式”的新闻稿,将地方记者的无奈变成了一点“有奈”。那种豪华的“公款灾区游”,恐怕是进入谁的视听谁都会怒上心头。曝光与鞭笞这种现象,正是反映民心正气、捍卫基本公理原则的作为;记者和媒体,于此显示良心与责任感尚存。
  让那位记者痛苦的事,在“某地方领导一行”那里却是完全正常的事,或许还是全无察觉的事。由于职责、任务的规定,“地方领导”尤其是带队领导,本应是在此次活动中最有责任感的人。而现实却是,这些职高名重的一方精英,竟然能够达到“身在灾区,享受乐土”的境界。灾区景象不可谓不惨,灾区信息不可谓不哀,即使如此,“地方领导一行”仍优哉游哉其乐融融。在特殊时期、特殊地点是这样,在灾区之外,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他们平时的工作与生活作风又如何?不难想象。
  轻松与豪华,舒服与“乐观”,对他们成了“自然”。不以他人、国民境遇为转移的惯习和心态,使他们察觉不到在苦难中的逍遥有什么不妥。他们在灾区心安理得地享受,天然地认为“我们就该这样”。
  不包括二三十名地方公务员赴川数日的间接成本,去慰问灾区群众和地方援建施工队伍的那“领导一行”,花费往返机票、宾馆、酒店的住宿费用大约二三十万元,他们带去的慰问金,远远低于这次慰问活动的费用开支。可见,他们原本并没有为灾区和施工队伍做什么实事的初衷;如果他们追求实效的话,怎么会产生这种得不偿失的开支状况呢?他们除了要一个“我去了”的宣传,要宣传带来的“忽悠效果”,别的事都没放在心上。
  这些“干虚事”的人花费这么大,把他们放在哪里,哪里就是灾区。
  不由让我想到那些我接触过的个人志愿者,那些对灾民慷慨大方而对自己吝啬小气的可敬的人们。他们花自己的钱为灾民办事,买最需要的物资,往最偏僻、最危险的地方去,扎扎实实兢兢业业一天都不虚度。就这样,没有后勤支援和外界关注的他们,还总是怀抱做事太少的愧疚之心。和“久经考验的”、受到很多思想教育的“地方领导一行相比”,人品与精神境地竟有如此大的差别。
  许多官员逍遥成习惯,原因是没人能阻止他们,才会放纵成“没良心逍遥”。自己常喊“加强监督”、“欢迎监督”,其实对这些信誓旦旦的表示,有些人根本就不屑一顾。
  “诉苦”的记者是匿名的;究竟是哪里的“地方领导一行”,不告诉我们。明说了就是祸,记者不敢说出来,作为“国家级”的中青报为了保护当事人也不能说。大家都怕的人,没有不逍遥自在的任何理由。
  “官威可畏”,乃当今中国一基本常识;民威一日不立,官员则自由逍遥一日。回头再看中青报对此事件的报道特点,问题症结所在及解决途径已隐含其中。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