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试析中国传统社会诚信缺失的伦理学思考(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国学文化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从儒家的本意看,确如戴透所言:儒家尚誉,本以兴贤。鼓励人们成圣成贤是儒者的初衷。名的内核是仁,“君子去仁,恶乎成名?”。以名劝善、以名策善、或以名为教也的确使许多中国人珍重名誉、行仁取义甚至杀身成仁。但是过分重名常会成为为名而名,往往变成沽名钓誉乃至欺世盗名。《颜氏家训·名实》中有典型一例:“近有大贵,以教著声,前后丧居,哀毁逾制;亦足以高于人矣。而尝于苫块之中,以巴豆涂脸,遂使成疮,表哭泣之过”。身为大贵,已有教名,依然弄虚作假,行欺使诈以求更大的名。颜之推道出其中的原因:“乃贪名不已故也”。这也是过分重视名的必然结果。当然为名而名还不足以构成对社会信任系统和人格信任的致命伤害,更为严重的是为利而名,趋利而为名,欺诈以求名。在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政策和儒家义利观的影响下,大多数知识分子求利必须通过求名以获取。于是贪利者纷纷涌进狭窄的名教之门,为利求名,以利求名,然后以名谋利,以利谋更大的名,获更大的利。最终形成求利须谋名,谋名必求利的局面。顾炎武在《日知录·知教》极为沉痛地指出:“乃以今观之,则无官不赂遗,而人人皆吏士之为矣。无守不盗窃,而人人皆憧竖之为矣。自其束发读书之时所以劝之者,不过千钟粟、黄金屋;而一旦服官,即求其所大欲;君臣上下怀利以相接,逐成风流,不可复制。”这样名与实逐成水火不容,而名与利则成水乳交融。名实不符而名利相符,社会的虚伪欺诈弃  礼义,捐廉耻又焉能得免?社会信任系统和人格信任又焉能保有?如果说春秋之际名尚不完全操之于诸侯国统治者之后,名与利尚没有如后世之形影相随,那么统一的封建专制王朝建立之后,名则完全操之于封建帝王之手,一旦有逸出统治者操纵范围之外的“名”,则必禁之锢之戮之,务使天下之名俱操于其手而后罢,务使天下英雄人殷而后罢。而操之于统治者之手的名作为统治工具,必不可求名实相符。名之下隐藏着利,利驱动下求名,根本不顾名实相符,诚信也无立足之地。 

    三、儒家道德理想主义对道德人格的要求与人的现实层面和社会道德现实构成巨大反差,滋生大量虚伪欺诈现象 
    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绝对主义的伦理主张,使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之间产生巨大反差。以圣人为目标,以修齐治平为内容,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以排斥乃至否定欲望为本质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理想主义与绝对主义道德要求不是常人所能企及的。过高的道德理想与普遍无耻的道德现状之间的巨大内在紧张,是虚伪欺诈产生的膏腆之地,诚信存在的致命之处。 
    当我们反思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时,我们总能发现道德理想与道德现状之间的巨大反差。一方面伦理思想家弹精竭虑构制一个人至高无上美仑美灸的道德理想的神圣殿堂;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道德现状特别是以知识分子(儒生、儒士)为主体的封建官场却有众多的人道德堕落、良知丧失。这二者之间的巨大紧张,使得许多人怀疑几千年道德教化的效果。林语堂就感慨:“如果道德教化还有一点点用处,那么中国今天就应该是一个圣人与天使的乐园。韦伯在《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中用“举世无双”形容中国封建官僚的贪得无厌。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言中国一部二十四史从另一个视野去看则又实是一部贪污史。但无论道德现状如何,儒家依然高扬道德理想主义的主张,要求所有人成圣。程颐在《颜子所好何学论》中说:“人皆可以至圣人而君子之学必至于圣人而后己,不至于圣人而后己者皆自弃也。”把只求成为贤人不求成圣者都列人“自弃”之列。但圣人作为真善美的统一体和“天人合一”境界的体现者并非普遍大众所能做到,这一点连理学家们也认识到了。“圣人既没,旷千有余岁,求一人如颜、阂不可得”。也就是说孔子之后一千多年都没有出现过一个圣人,连象颜渊、阂子赛之  类的贤人也没见过一个。尽管如此,儒家也绝不放弃绝对主义、理想主义的道德主张。实际上就是君子也是普通大众难以企及的。当然道德理想人格在任何社会也只是少数人所会追求所能践行成就的,但问题是儒家在其发展过程中,对道德人格的要求愈来愈峻厉、愈来愈苛刻,到了宋明理学这一趋向被推向了极致。“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王阳明日:“静时念念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要求人们超越功利摈弃欲望达到纯而不已的“圣人之心”“天理之心”。实际上道德理想不能脱离社会道德的现实,不能脱离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多重性的现实,面壁虚构纯之又纯的圣人之境,只会导致虚伪人格的出现,使诚信缺失更加严重。杨国荣指出:“理学家以纯乎天理要求人,其结果往往是人格的扭曲和伪道学的泛滥,它表明天理的纯粹形式一旦与道德主体的现实形态相脱离,则道德理想的追求便会成为背离道德的过程”确实如此,宋明之时,伪道学盛行,伪君子随处可见,说明了与道德主体的现实形态、社会道德的现实形态相脱节的道德理想,无论多么堂皇,多么精致,不仅无益于社会的道德建设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虚伪欺诈现象,进一步恶化了社会道德氛围,从而背离道德本身。 
    郑家栋意识到“片面地强调人性的超越层面对人性的现实层面及其价值准则缺少应有发掘和重视,这是传统儒家最显著的缺陷之一。”正是这一缺陷使儒家高扬道德理想主义的伦理主张却无视社会的道德现实和人的现实状态。缺乏符合社会道德现实和人的现实层面的最低限度的伦理道德。因此“……宋明以来的学者,动辄教人明心见性,超凡人圣。及其末流,许多人滥唱高调,自欺欺人而行检之间,反荡无忌惮,晚明政治混浊,满人人关,从风而靡,皆由于此”。 
    综上所述,我们觉得中国传统社会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有三:日益内在超越的儒家伦理思想,专注本体论意义的“诚”,忽视了作为外在的行为的,’.信”;名教在统治者操纵下名与实不符而名与利相符;道德理想主义对道德人格的要求与人的现实层面和社会的道德现实构成巨大的反差,滋生大量虚伪欺诈现象。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