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访谈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艾敬:做艺术不受束缚 越能跨越标准越有意思(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谈老师
和张晓刚学画受益匪浅
艾敬与艺术结缘是在1994年的巴黎之旅:她首先游览了享誉世界的卢浮宫美术馆,从卢浮宫出来,艾敬来到蓬皮杜当代艺术中心,在那里,她惊诧于抽象艺术的张扬与大胆。艾敬从两个美术馆感受到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她被这些视觉影像深深吸引。“我感觉到艺术给我带来一种难以描述的不安和涌动,我渴望与之交汇碰撞的时刻,就像要恋爱的感觉,对未知充满期待。”
之后的几年间,艾敬在做音乐之余,把大量时间都花在了艺术上。走到任何一个国家,她都会去当地的博物馆、美术馆参观。渐渐地,周围艺术圈的朋友越来越多,直到1998年遇到张晓刚。
艾敬回忆说,两人第一次相遇是在他位于成都的画室,由朋友介绍认识的。1999年张晓刚移居北京后,他的第一顿饭是艾敬请的。“晓刚老师看到我在给自己的唱片《追月》画封面设计稿,称赞我画面的感觉特别好,后来他同意教我画画。”
之后一年多时间里,艾敬几乎每天都去张晓刚画室学习。提及老师对自己的影响,艾敬说“受益匪浅”,“最开始他没有让我学习临摹静物,而是让我直接创作,把脑海中的东西用画笔画出来。后来他才开始教我一些绘画技法。当然,这其中有他的独门秘籍。”
谈游学
纽约之行带来国际视野
2000年后,艾敬曾数次在纽约和北京之间往返,还一度定居纽约。从街头地下涂鸦到博物馆、美术馆等高雅殿堂,各种鲜活的艺术元素滋养着艾敬的艺术梦,自然带给艾敬宽阔的艺术视野和思想源泉。在张晓刚看来,艾敬一直在“以一种国际化的语言与方式做当代艺术,虽然骨子里逃不出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但是作品的语言风格趋于国际化,观念性强。”
在纽约定居那段时间,除了常常去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看展览以及“闭关作画”之外,艾敬有一段时间常常泡在各种画材店里学习如何使用颜料、材料。“我没受过所谓的专业训练,那我只好和各种专业的人学习。他们会告诉我每种颜料的特性,我画画过程中遇到有关材料的问题,也会向他们请教。”在必要的时候,她在选择画材时甚至不惜成本,并坚信自己的作品有一天一定会有许多人欣赏,“我追求每一个细节的完美,时刻都在准备着去最好的殿堂做展览。”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