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张孟苏事件真相无关批判价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红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日前,武汉上演一出“低分高能”学生“鲤鱼跳龙门”的传奇:高三女生张孟苏尽管高考仅有445分,但因其在招生咨询会现场一个不经意的助人动作,被新加坡政府理工学院录取,同时还给予20万元人民币的奖学金。一时舆论掌声雷动。当然,也顺带着对中国高校自主招生规则、素质教育理念等进行了声势浩大的价值批判。

怎知7月15日《新闻晨报》忽然消息说:近日,在内地从事新加坡政府理工学院招生中介工作的武汉剑桥教育公司相关负责人质疑张孟苏被新加坡理工学院录取一事“是又一个周老虎事件”,称新加坡政府所属的5所理工学院不可能低于480分(高考分)录取大陆学生,“如果录取张孟苏是真的,那么新加坡政府理工学院录取采取了双重标准,我将起诉学院。”记者随后与新加坡政府所属的全部5所理工学院一一取得联系,对方均否认录取张孟苏一事。

事实既然存了疑,据此之上的立论似乎也未必那么可信。这几年我们没少见识过“哈佛女孩”,“牛津女孩”的故事,听多了“狼来了”,自然不至于看到一个张孟苏就兴奋不已。有人幸灾乐祸地说,看看吧,那些写评论的、搞教育的、所有第一时间发言的家伙们,这回该得到些教训嘛。我却认为,张孟苏事件真相与否,无关这场围绕高招展开的教育批判的价值——就譬如那只华南虎,程序意义、标志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事件本身的真伪。即便是一则假新闻,除了当事媒体需要脸红外,任何人都无须为之愧疚。公众对事件的关注,恰恰是因为整个中国教育大环境有诸多值得反思、需要矫正的层面。

有几个问题值得玩味:为什么我们深信张孟苏被录取是奖得其所、而在蒋方舟事件上却暧昧纠结?为什么张孟苏事件一出,舆论皆多为之叫好?在某网站125502人参与的调查中,91.67%的网友持赞成意见,认为张孟苏被录取体现了素质教育理念,代表着人才培养新方向。换句话说,即便张孟苏事件被证伪了,它也代表着一种民意、或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客观公平的招生体制、全面平衡的素质教育。在张孟苏事件上升为公共议程的过程中,事件本身已经成为一个符号而已——一个借此解读中国教育现状的价值符号,它本身的是非对错并不妨碍这场承载着客观意义的辩论探讨。也可以说,无论有没有张孟苏事件,问题也早就存在着,只不过,对其热烈关注的程度,恰恰折射出公众对教育秩序整饬的群体性焦虑而已。

在教育领域,公平永远优先于效率。张孟苏事件中的喝彩可谓公众冀望的一种理想模型:关照素质,体制公平的前提又让人很放心。眼下来看,我们的“公平前提”还很有文章可做,在“无格可循”或者“格式不清”的语境下,奢谈“不拘一格”录人才,难免增益了舆论想象与质疑的空间。

公众希望张孟苏事件是真的,可见素质教育、乃至破格录取不仅不是老百姓所反对的,恰恰是我们最欢迎、最期待的。当然,即便张孟苏事件是假新闻也不要紧,这一轮热议下来,多少也触及了中国教育体制与机制中的某些神经,有反思、有比对,才有进步,才能显现出真民意。总之,张孟苏事件于当下出现,无论真伪,终归是一件好事情。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