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如果新闻成了忽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文汇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两个多月后,杭州未来的中央商务区内或将出现一个高2米、重2吨的马云头像雕塑……据检索,目前国内尚无以在世的商界人物为蓝本的城市雕塑。”
    
    这是某报7月28日刊登的一则新闻稿件的开篇内容。通栏的标题《杭州中央商务区拟竖马云竖雕像》和近半版的篇幅显示了编辑意图,这一意图产生的效应十分明显,国内多家媒体随即跟进,短短36个小时,“马云雕像”已经成为数百家媒体的焦点新闻或热门话题。
    
    但数以百计参与报道的媒体和不计其数的网民或许没有注意到,这则“新闻”其实只是建立在“一旦”和“可能”之上的一种假设。这则新闻说:名为《偶像——马云》的作品构思图已进入公开比选环节,一旦获得认可,将被做成实物落户杭州未来的中央商务区——钱江新城,进行为期一年的展示,并可能被永久性陈列。
    
    据本报记者了解,上文提及的“一旦获得认可”,根本就没有获得认可。杭州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今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偶像——马云》只是一位讲师的个人构思,雕塑展的组委会在对作品方案进行初评时就否决了这一作品,并将作品构想图撤了下来。根本不像稿件所说“获得了专家的广泛认可”。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钱江新城(即本文导语中所说的“中央商务区”)从未有过竖马云雕像的设想,过去讨论过竖人物雕像的话题,但只是指历史人物。另据记者了解,马云和阿里巴巴公司事先对“马云雕像”毫不知情,事后坚决反对这一创意。既然“一旦”不存在,马云雕像“可能被永久性陈列”的可能也就成为零。
    
    就是这样一则以假设为基础的新闻,而且已被事实证明不可能成为现实的新闻,却引发了如此强烈的新闻冲击波。本报记者在google上看到,已经有490篇有关“马云雕像”的新闻和评论。其中以批评杭州市政府和马云的为多,比如《肉麻的雕塑,肉麻的城市》、《马云雕像——马氏造神运动的又一次兴起》、《市场不相信个人崇拜》、《从马云的人头雕像看艺术的媚富性》、《马云雕像背后的互联网“英雄饥渴”》等等。
    
    本报记者很为杭州这座城市、马云及阿里巴巴公司,以及整体的艺术和整体的互联网打抱不平,因为在这场由虚拟的“马云雕像”新闻引起的批评大战中,他们是无辜的。
    
    近年来,常有一些书画界人士以制造新闻事件来哗众取宠。如,将一只活鼠悬挂在白布上以木榔头猛击出血而死并命名为“鼠画”,以雪山为背景往几名女郎的单薄白衣上泼墨涂鸦而称之为行为艺术,以扫把、胡须、头发等为笔书写而称之为特异书法,都曾经被媒体“发现”并成为“新闻”,这次则是以一个已经被否定的雕塑构思,炮制了一起引起全国媒体关注并评说的新闻事件。
    
    作为新闻界的一员,记者很为这类忽悠式的“新闻”担忧。新闻的主要功能和新闻记者的主要任务是为受众提供对称的信息,如果媒体提供的是不对称的信息,受众将做出错误的认知和评判,甚至引发社会性事件。哗众取宠的始作俑者不会考虑这些后果,但作为社会公信力象征的媒体,却有责任也有义务杜绝这类忽悠式的“新闻”出笼。
    
    本报驻浙记者  万润龙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