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经典新说:今日孟母当迁往何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孟母三迁”无论有无其事,孩子的成长与环境有关,一点儿都不假。眼下,家长为孩子择校,从幼儿园直到大学,一路择来,仍隐约能看到孟母的身影。
现在,大学合并,小学集并。乡下,能力强的教师走了,聪明点儿的孩子也走了,进不了大城市,到乡里集镇任教、读书也好,只剩老弱病残的教师和没有门路的学生在坚守。孟母时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现今农民有了新观点,“不识字,照样赚钱;不读书,照样当老板”。乡村,朗朗读书之声不再,坟墓丧葬之地犹存,不时有人哭丧祭拜,足够小孟轲模仿的。这样的气氛,当然不是孟母久留之地。
孟母搬家,实是为了孩子免受世俗诱惑。一迁,为防止孩子贪玩。再迁,为孩子不被生意诱惑。当今的城市,飘荡着一股钞票霉气,四处算盘响,人人算计忙,有钱的算计如何赚更多的钱,没钱的盘算怎样不被人算计:医生算计药品回扣、手术红包。学校也在算计“宰”学生的产业化;周围商店算计从学生身上揩油(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下工夫不小,却收效甚微,倒是宾馆打出学生开房的优惠价)。火葬场算计从死人身上刮最后一把……这场景,小孟轲不但无心读书,说不定还会染上市侩、狡诈、奸猾习气,孟母心惊肉跳,焉能住得下来?
孟母三迁,是消极的逃避,生在那个社会,别无他法。今天不是孟母时代,尤其传输手段的发达,想逃避都难。进网吧,虽有年龄规定,可流连忘返的孩子还是不少。影视书刊,有“少儿不宜”的告示,谁都没当回事,色情版格林童话公然上市,谁管过“宜”与“不宜”?淫秽之声可闻,“胸”悍画面可见,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即使把孩子锁在家里,也有失手的时候,不是有小孩好奇,翻出成人片播放,然后效仿?当今没有世外桃源,但为孩子们健康成长,为让孟母们放心,净化环境,匹夫有责啊。不然,少数“富二代”为所欲为,个别“官二代”呼风唤雨,“孟二代”也有群起效尤的可能。
孟子一生鼓吹仁义,其思想也许过时。可一些人为了赚钱,为了出名,廉耻丧尽,什么丑事都干得出来,诱惑起孩子们的物欲、肉欲,难道不是丧失仁爱之心,毫无仁义可言吗?这,不仅孟母忧心,今天多数父母也不能不忧心。
近年来,教材改革争议不断。据说,鲁迅作品中的人血馒头,过于血腥;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很暴力,都当删除,等等。可那些不仁不义、伤天害理的人与事,就像软暴力一样,在摧残孩子们……
如果孟母活在当下,该迁到哪里落脚?(应献)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