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从奥运看西方媒体的中国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文汇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刘汉俊
    
    ●开放的中国对信息的披露更加主动及时、公开透明,对热点、难点、焦点和敏感问题不回避、不遮掩,把两个奥运当作一次向世界真实报告中国、全面展示形象、广泛传播中国文化的机会,显示了诚恳、客观、友善、合作的态度,显示了中国文明进步、开明开放的形象,显示了中国人的自信
    
    ●真相决定新闻价值,事实影响报道倾向。在真相与事实面前,一些外国记者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由疑虑、惊叹到信服;不少外国记者通过亲历亲感,增进了对中国人民的感情,加深了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了解,修正了对中国认识上存在的误解和偏差
    
    ●我们不能指望仅仅通过两个奥运就彻底改变西方媒体基于政治偏见和文化差异、基于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的“中国观”,但可以用更务实的行动、更出色的业绩给丑化、矮化、妖魔化中国的西方政客和西方媒体一个昭告:中国既不会被“棒杀”,也不会被“捧杀”;奥运圣火总有熄灭的时刻,但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行的脚步一刻也不会停止
    
    北京奥运会辉煌落幕,残奥会激情上演,中国运动员在两个奥运上都表现不凡,获得了众多体育金牌;博大精深、异彩纷呈的开闭幕式和一系列文化活动,让西方记者感动和震撼之余,对中国文化发出由衷的或似懂非懂、瞠目结舌的赞叹,这是中国赢得的一块文化金牌。其实,中国还收获了另外一块金牌——向世界成功地宣传了中国。
    
    刚刚经历过汶川特大地震阵痛的中国,再次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据统计,北京奥运会期间,前来采访的注册和非注册记者有3万多人,北京残奥会期间中外记者也达到6000多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全球媒体高度聚焦,着实让中国被“晒”了一把。开放的中国对信息的披露更加主动及时、公开透明,对热点、难点、焦点和敏感问题不回避、不遮掩,把两个奥运当作一次向世界真实报告中国、全面展示形象、广泛传播中国文化的机会,一曲《北京欢迎你》道出了中国人的心声。中国对外国媒体敞开热忱的怀抱,显示了诚恳、客观、友善、合作的态度,显示了中国文明进步、开明开放的形象,显示了中国人的自信,赢得了外国媒体的认同。
    
    各国媒体的长短镜头纷纷抢登奥运会这个全方位看中国的平台,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科技等领域进行了全景式扫描,对有关社会制度、民族、宗教、人权、环保、食品安全、军事等许多敏感问题进行了特写式的管窥。用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来形容外国记者的报道一点也不为过。
    
    真相决定新闻价值,事实影响报道倾向。在真相与事实面前,一些外国记者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由疑虑、惊叹到信服;有的外国记者对中国的“举国体制”刮目相看,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若有所悟;不少外国记者通过亲历亲感,增进了对中国人民的感情,加深了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了解,修正了对中国认识上存在的误解和偏差。《澳大利亚人报》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投身于体育运动”看到了中国人昂扬的精神状态。日本《朝日新闻》认为“中国人为主办奥运会和得到世界认同感到骄傲”,这家媒体的记者藤原秀仁撰文说,北京奥运会“让西方开始意识到越来越没有资格教育中国……中国特有的体制模式越来越显现出巨大的优越性……中国也可以成为西方国家的老师”。不少西方媒体不约而同地报道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所说的“中国是一个正处在变革之中的国度,前景无限、潜力巨大、挑战犹存”。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在通过电视观看了北京奥运会赛事的全球47亿观众中,主办奥运会改变了一部分人对中国的一些看法”。美国尼尔森公司对16个国家观众的调查表明,70%的受调查者承认北京比他们想象的更加发达、更加现代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北京奥运会和北京残奥会的确影响了世界对中国的看法。
    
    在媒体舆论的相互影响下,一些西方媒体开始认识到以往关于中国的报道有失客观和公允,自己对中国人民、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国情缺乏了解,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中国政府的努力缺乏尊重,对中国包括尊重残疾人权益在内的人权问题缺乏认识和理解。一些外国政要也通过媒体开始反思西方对华态度,认为国际社会应该更加开放、理性地看待中国。据英国《卫报》报道,英国奥运事务大臣乔威尔批评英国媒体报道了太多有关中国的负面消息,没有认识到中国取得的进步。北京奥运会举办以来,持类似观点的外国记者和媒体不在少数,至少他们局部地、暂时地调整了中国报道的基调。
    
    茶余饭后,有关中国“后奥运”的话题渐渐热起来,例如,西方怎么透过北京奥运会看中国;中国人应该如何对待西方媒体态度的微调;西方媒体是如何对进入“后奥运”的中国进行猜测和观望的,等等,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当然要真诚地感谢外国媒体和国际友人对中国成功举办两个奥运的由衷赞美和良好祝愿,我们期望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尤其是国际舆论环境有较大的改善。我们自信,在开放宽松的环境中,中国形象会越来越真实、越来越美好,中国的和谐理念会越来越为世界所认同,中国文化的贡献力会不断成长,成为支撑这个星球秩序的重要力量。
    
    在西方媒体如何看待中国的问题上,我们必须保持理性清醒的头脑。既不能过分在意少数西方媒体对中国的个别挑剔、无端指责,过分在意那些政治偏见和文化成见,更要警惕“捧杀”与“唱衰”中国。不能听信少数西方媒体类似“北京奥运会标志着中国崛起为经济强国”的臆测,更不能自认为像法新社所说的“中国现在是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之一”、英国《独立报》所说的“一个像美国一样强大的中国将按自己的意志行事”,或美国之音所说的“标志中国朝着世界大国迈出第一步”。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过分沉醉、头脑发热,自以为能“称雄世界”,须读懂这些赞词美语背后的潜台词,认识到中国的现实国情,认识到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认识到西方社会对华仍然存在的误差、偏差、偏见和成见。奥运会之后,西方一些媒体可能还会回到过去的习惯性思维,譬如《德国之声》电台就给了我们一个警醒,尽管它也承认“最近几个月,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是不平衡的”,“西方在很多领域对中国缺乏足够的认知”,甚至还援引德国政界人士的话警告,“不要与中国对峙……再同中国进行对峙,那它是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实力”。但正是这家媒体,前不久停止了一名因在报道中客观评价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记者的职务。这就是惯性!
    
    我们不能指望仅仅通过两个奥运就彻底改变西方媒体基于政治偏见和文化差异、基于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的“中国观”,但可以用更务实的行动、更出色的业绩给丑化、矮化、妖魔化中国的西方政客和西方媒体一个昭告:中国既不会被“棒杀”,也不会被“捧杀”;奥运圣火总有熄灭的时刻,但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行的脚步一刻也不会停止。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