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中华文化中的"义姑"精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诗圣杜甫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与世长辞了,而他的父亲又在外地当官,于是,这个苦命的孩子只好寄养在东都(今河南洛阳)仁风里二姑家中。有一次,杜甫与二姑的儿子同时病倒了,巫医说,睡在堂屋廊柱东南的地方可以痊愈。二姑的儿子原本在那个地方睡,一听此话,二姑便把杜甫与自己的儿子调换了一下。时隔不久,杜甫竟奇迹般地痊愈了,而二姑的儿子却死了。许多年以后,杜甫才从他人口里知道了这件事,激动得情不能已。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杜甫的二姑病逝,杜甫十分悲痛,如丧考妣,为之服丧,并撰写墓志纪德。此时就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给逝者上一个怎样的谥号。众人不由得想到了《列女传》上的一个故事:齐军攻鲁,其时鲁都曲阜(今属山东)郊外有一位妇人,她抱了一个孩子,手里还扯着一个孩子。一见齐军,慌忙扔下抱着的孩子,抱上扯着的孩子逃跑。齐军正要弯弓搭箭朝她射去,见状甚感蹊跷,便追上问她,为什么把一个扔下,一个抱起。那妇人答,扔下的是自己的孩子,抱起的是哥哥的孩子。齐军又问为什么弃所生而抱兄子。答:“子之于母,私爱也;侄之于姑,公义也。背公向私,妾不为也。”妇人的话感动了齐军。齐军认为:“鲁郊有妇人,犹持节行,况朝廷乎?”就不想攻打鲁国了。这事传到鲁国国君那里,国君赏赐给妇人布帛一束,并称之为“义姑”。大家觉得杜甫二姑跟这位鲁妇人太相像了,就“相与定谥曰义”。墓志词曰:“呜呼!有唐义姑,京兆杜氏之墓。”
无论是杜甫的二姑,还是春秋时的鲁妇人,她们能够全公义、舍私爱确实令人感动。实事求是地说,尽管当今社会较之二位妇人所处的时代前进了一两千年,我还真是不敢恭维当代人的品德。甚至敢断言,如今的人,在私爱与公义发生矛盾的时候,能够做到如此割舍私爱,成全公义的极少极少。可能是政府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吧,为了唤醒人们的良知,这几年有关媒体都动了起来,呼唤“德姑娘”的回归。于是,豫剧舞台上有了《程婴救孤》,电影院里也有了《赵氏孤儿》。《程婴救孤》和《赵氏孤儿》讲的都是源于《春秋》等史籍的同一个故事,故事情节简言之,是一个叫程婴的人为了保全别人的孤儿,而让自己的儿子李代桃僵。可以说,主题与上述两位妇人的事迹几乎如出一辙,不过主人公是男性。
谈到《赵氏孤儿》,导演陈凯歌说:“原著中程婴为保全赵氏孤儿,大义凛然地送自己的骨肉去死,有些违反常理。”并且“担心观众接受不了”,但是,为了“让‘忠义’精神延续”,他“用了一年多时间让故事尽量贴近常识”。陈导演的话说得很有意思。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是不是可以这样解读:陈导演很可能觉得原著把程婴拔得太高大了,高不可攀,有些“离谱”,于是,脑子中就不断有问号干扰:“原版”(即史籍中的记载)会是真的吗?当代人会去原汁原味地复制吗?说穿了,他的“担心观众接受不了”,其实还是因为自己没有真正接受。只是因为要“让‘忠义’精神延续”的“天职”,他才绞尽脑汁,苦口婆心地拐来绕去地反复“劝善”,而不是旗帜鲜明地、理直气壮地、直截了当地在电影中让私爱服从公义(当然,这不是不要主人公复杂的内心矛盾和斗争的过程)。这无疑表明,陈导演在创作的过程中,一直底气不足,甚至还有些发虚。导演犹如此,一般的观众就别提了。为什么古人能够做到的,今天的人却认为不可思议?这确实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民族的道德水准滑坡得很厉害!
众所周知,人类是具有集体性和社会性的群体,既有私爱,也有公义。为了维护集体和全社会的利益,必须强调私爱服从公义,甚至为了公义而牺牲私爱。可以自豪地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能够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翻开历史,不难发现,历代都有许多忠义之士。谁都知道,母爱是人类最大的私爱。但为了公义而牺牲母爱的绝非上述两个义妇。东汉有一个名士范滂,因为“党锢之祸”被朝廷诏捕,县令要他藏匿,他却对县令和母亲说:“只要范滂一死,灾祸就结束了,我怎么敢以罪连累县令,又使年迈的母亲流离失所呢?”他的母亲当时就要和他诀别。范滂对母亲说:“我的弟弟很孝顺,完全能够供养你的生活,我死没有什么可以遗憾的,就是割舍不下母子亲情。”其母说:“你今天能与李膺、杜密等忠臣齐名,死了又有什么可遗憾的!为后世留下了忠义的名声,还想要长寿,这能两全吗?”《后汉书·范滂传》后面的“论”说:“至于子伏其死而母欢其义,壮亦哉!”难怪苏东坡十岁时,其母教他读《范滂传》。东坡很为范氏母子生离死别时的大义凛然所感动,便不自觉地叹息起来,并问母亲,假如儿子也像范滂那样,母亲高兴不高兴?他母亲流着泪水说,你如果真能像范滂一样,我难道就不能做一个范滂的母亲吗?苏东坡在朝不畏强权,仗义执言,与他母亲的影响、教育不无关系。
我想,只有两位义姑、范母、苏母以及程婴的价值观和义举得到了普遍认可,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美德。(宋宗祧)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