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六朝古都"消失在地下 古邺城和铜雀台(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河北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金凤台前文昌阁

探寻邺城里的巨方“冢”

邺城遗址位于临漳县习文乡赵彭城村西南约200余米处,有一个巨大的方“冢”。自从邺城遗址被发现以来,它就像一团谜一样吸引着历代人的目光,当然其中不乏盗墓者的关注。这里被传说是魏元帝曹奂之陵,自宋代以来不少盗墓者对其进行了难以计数的盗掘,但都无功而返。这个巨大的方形土“冢”究竟是什么建筑呢?

200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组成的邺城考古队为我们揭开了这座古“冢”神秘的面纱。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的朱岩石博士参与了此项考古的具体发掘,他说,这个地面残存的夯土方台,曾长期被误认是一座古墓,是三国时代的曹奂墓。所以招来了许多盗掘者,其中绝大多数盗洞的时代属于宋元时期以后,显然宋元时期以后,人们认为它就是一座大墓,不断对它进行盗掘。但发现这里并没有金银财宝时,他们便放弃了。至于曹奂墓地究竟在哪里?迄今不明。

这座被世人误认为是皇家古墓的夯土方“冢”,在2002年发掘后,被考古队论证为东魏北齐方形佛寺木塔基座。

一方寺庙的基座,负载着什么重大意义,曾被列入当时“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呢?朱岩石回答了记者的疑问,他说:“由于战争和自然的破坏,这种类型的方形木佛塔在我国已经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时代略晚的砖筑佛塔。然而,在日本依然能够看到方形木塔这种类型的古建筑。”这次发现无疑填补了这一空白,使得学术界第一次了解到南北朝时期具有中心柱方形木塔的柱网结构,找到了韩国、日本同类佛塔的直接渊源。

在残存的夯土台基上,考古工作者发现、确认了青石柱础或安放柱础位置的痕迹,为复原方形木塔提供了科学资料。特别是屡见古代文献记载的佛塔基中的塔心柱础石,从来没有考古实物出现。而在这里,考古工作者清晰地发现了位于塔基正中心的塔心柱础石(即刹柱础石)。这次发现无疑链接了历史与考古实物之间的断裂地带。随即,它震动了当年的中国考古界。

记者在朱岩石博士的讲述中发现,他不断提到一个重要的地点———“圣物之所”,它是什么地方呢?“在刹柱础石之下,我们还发现了一个砖筑小室(称为砖函),确认了那里应是保藏佛舍利或圣物之所。”就是这个“圣物之所”吸引着考古学者的目光,结果令他们失望,但也引出了另一个历史之谜。

“当我们寻找到这个‘圣物之所’时,打开这扇门让我们很失望,这里没有什么舍利子和所谓的圣物。这是不应该的,因为从宋元以后的盗洞所到达的位置看,圣物没有被那时的盗墓者拿走,究竟是谁拿走了佛教圣物呢?”朱岩石和所有参加考古的工作人员都陷入迷茫之中。

经过翻阅史料,朱岩石做出这样的推测,“这座塔寺是被人为拆毁的。”据文献记载,北周灭北齐王朝之后,北周军队攻克邺城,有组织地拆毁了都城的宫殿。像这样规模宏大的寺院也应在拆毁之列。“我们发现没有雕刻出形状的青石建筑构件后半部(长方体形状等),往往被裁断取走。这样的痕迹、遗物屡见不鲜。佛塔遗址深层有两个北朝末期的盗洞,盗掘的终点殊途同归,都是砖函。砖函中的舍利、圣物被洗劫一空。这应该是知情者在北齐王朝灭亡后盗掘的结果。”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