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历史因文字永续 保护中华古籍 守望传统文明(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专家对古老的中华文明兴趣盎然,浩瀚的古籍文献更令他们啧啧称奇。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善于书写的民族。3000多年前,华夏先民在龟甲、兽骨上刻下了最初的文字,正是这些文字记录了中华文明的重要历程。我国现有古籍总量超过4000万册,这些承载着岁月沧桑的古籍,记载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历史和创造,但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人员、缺乏相应的工作程序、缺乏相应的专业设备和材料,我国古籍修复工作进展缓慢。

文明因智慧而流传,历史因文字而永续
完整地保护“昨天的文明”恰恰是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标志
沿着素朴的灰廊一路向前,转过后厅,拾级而下,油漆斑驳的大铁门兀立眼前,它的背后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是一个永远说不完的故事——国家图书馆地下二层的古籍书库。铁门缓缓开启,冷气挟书香扑面而来。房顶恒温恒湿空调“咝咝”低吟,缓解了一屋子的沉重。
徜徉于古籍书库,恍如踏入时光隧道。跨越历史的长河,一排排古籍珍品静静地注视着面前的访客,如同枕戈待旦的士兵。古籍如兵,“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已成为古籍保护者的共识——国家不知道哪一天需要用书,因此古籍保护需要守护者做旷日持久的功课。
1月27日至3月27日,“西域遗珍——新疆历史文献暨古籍保护成果展”在国家图书馆展出。徜徉在浩瀚的文献之间,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异常兴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珍贵历史文献首次在北京全面展示。全国23家收藏单位提供的320余件展品中,超过半数是现今仅存的孤本。文津阁四库本之《皇清职贡图》、《西域同文志》、从《永乐大典》中录出的《海国图志》中元《经世大典地图》、敦煌遗书之东晋写本《放光般若经》,国家图书馆四大专藏中的三种专藏在展览中首次与公众见面。”
开展以来,展厅内既有满头白发的耄耋学者,也有满脸稚气的青年学生。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含着各个民族创造的文明。很多少数民族很早就有自己的文字,并用这些文字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典籍。这些文字有的至今还在使用,有的虽已成了过往,但彼时以某些文字编纂、传写甚至版印成的书籍,迄今仍有些留存于世。
毕业于北京大学古典文献学专业的张志清说,参观者对古籍保护知识面的扩大、古籍解读能力的提高,是最让他感到欣慰的事情。“三四年前,我们初办古籍展览时,参观者常问的问题是,古籍到底是什么,宋元本子什么样。而今天,参观者常问的则是刻工、书印、流传状况、相同版本之间的差异。”张志清说。
中国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有了典籍。中国人对纸的使用比欧洲早1000年,利用印刷术比欧洲早600年,这令中华大地最先沐浴到文明之光。几千年来,人们曾书之竹帛、镂之金石、琢之盘盂;青铜、石料、竹木、砖瓦、缣帛,几乎在所有能够用来镌刻、书写文字的材料上,都曾记录我们的祖先对于传承历史的渴望。其后发明的造纸术,使书籍有了新的书写材质;初唐发明的雕版印刷术、北宋发明的活字印刷术、14世纪前半叶发明的套版印刷术,使书籍生产方式不断有新的突破,出版水平不断提高。而伴随书籍生产材料和生产方法的改变,中国书籍的装帧也出现了简策、卷轴、梵夹、旋风、经折、蝴蝶、包背、线装等形式。
中华古籍,正是记录这一文明历程的重要标志,是延续文明根脉的重要载体,更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正式启动。”张志清说,“3年多来,据图书馆、博物馆和文献收藏单位不完全统计,这些单位收藏的古籍数量在3700万册以上。除了国家收藏单位以外,还有大量古籍保存在民间、研究部门和宗教单位,保守估计,全国古籍总量超过4000万册,用‘价值连城’四个字根本不足以度量我国古籍的珍贵价值。”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