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江西黄金埠窑多出土文物中不乏国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江西日报社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今年3月,在江西省余干县黄金埠镇刘家山一带,景鹰高速公路的施工现场发现了一个唐代生产青瓷器的“分室龙窑”——黄金埠窑。经过考古专家数月的挖掘,出土了3000多件各类陶瓷制品和相关生产工具。目前,该窑址的挖掘工作已经结束。
  发掘情况表明,江西的青瓷烧制在唐代就已成体系,填补了我省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空白,证明江西也是中国青瓷生产的发源地之一。此外,考古专家还确认,在该窑址附近还存在一个面积至少10平方公里的古代青瓷系窑群。为一窥此次发掘的全貌,记者19日赶赴余干县黄金埠进行了采访。 



      
    专家捧起国宝腰鼓 



     
    出土陶罐 



     
    发掘现场 



     
    出土文物 



    
    古瓷器 



     
    古陶碗



  发现
  国宝腰鼓印证江西唐代就与中、西亚有交流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车程,19日11时许,记者站在了1000余年前古人劳作的现场。窑址发掘面积约600平方米,整个窑址呈斜坡阶梯式,依山而建。
  余干县博物馆馆长胡昭智告诉记者,此次发掘共出土食具、砚台、瓷腰鼓、灯盏、网坠等瓷器3000余件,而按釉色可分为青釉瓷、酱褐釉瓷、月白釉瓷和釉下彩瓷等。另外,黄金埠窑里还出土了不少质感精美的青釉瓷腰鼓,呈“哑铃”状的腰鼓残片最长的约40厘米,鼓面最大直径约20厘米,且瓷质细腻、手感光滑,属上等工艺制造。胡昭智自豪地说:“此前出土的唐代青釉瓷腰鼓在全国只有一件,目前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次可谓是又发掘出了一件国宝。”
  据了解,发掘出的腰鼓又名拍鼓,原为西域少数民族的一种打击乐器。中国古陶瓷学会副秘书长、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余家栋分析后指出,此前,我国只有河南鲁山段店窑、四川邛崃青瓷窑、湖南长沙窑等窑址出土过青瓷腰鼓。《新唐书》134卷曾有关于江西洪州窑青瓷器经鄱阳湖入长江,抵洛阳、长安后,再经丝绸之路到达中亚、西亚的记载。余家栋推测,由于当时黄金埠水路发达,是我国从水路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黄金埠窑出土的腰鼓应该是当时专供外销的产品,它的出土印证了早在1200多年前,江西就与中亚、西亚各民族开始了频繁的经济与文化交流,是唐代江西与中、西亚地区开展文化、经济交流的力证。
  “分室龙窑”结构首现江西
  胡昭智在现场不时比划着告诉记者,从福建、广东和江西广昌等地的现有资料来看,过去认为南方龙窑为“单体龙窑”,至元代才演变为“分室龙窑”,直到明代早期才发展到“阶级龙窑”。此次发掘的黄金埠龙窑结构依山坡而建,有窑头和窑尾等部位,窑壁用砖砌起,直长约35米,斜长约40米,宽0.5~3.2米,窑壁残高0.4米,可分为窑门、火膛、窑室、火道、烟孔、窑壁、隔墙等部分,整体看似属“分室龙窑”,但与江西各地迄今为止发现的唐代龙窑又不尽相同,是由“单体龙窑”演进的“分室龙窑”。这一“分室龙窑”结构为江西首次发掘,余家栋认为,其可归属为“阶级窑”这一类型,对研究窑炉发展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出土方砚可能将我国方砚制造年代提前
  余干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中国的制砚史上,青瓷砚始于三国,而盛产于晋、唐。之后,青瓷砚演进为圈足砚,但自唐代以后,青瓷砚被逐渐淘汰,而代之为长方形石砚。过去,学界均认为长方形石砚是宋以后盛行的砚式。但此次考古出土了一种由圆筒形支烧工具演变而来的圆形砚,上端为圆形,周沿有一道蓄水槽,下端为曲齿形圈足,为江西各青瓷窑址首次发现。
  余家栋分析认为,此砚应为中唐早期产品。另外,窑场还出土了一块砚心饰简单釉下褐色花草纹的长方形砚台,造型如宋砚,而胎质与釉色却是唐青瓷质料,具有唐长沙窑釉下褐彩产品的风格。专家认为,从这点来分析,我国的方砚制造年代有可能由此提前。
  出土瓷器呈多重文化特征
  19日21时许,记者在余干县博物馆采访时了解到,黄金埠出土的瓷器,从其表面的酱褐釉色看,极具江西洪州窑或湖南岳州窑的特点,所出土的酱褐釉青瓷钵、盘、碗等造型多接近洪州窑、岳州窑产品。而此次出土的釉下褐色梅花纹碗则是历次江西唐窑发掘以来的珍品,此前从未有过,其图案则见于湖南长沙窑和河南鲁山段店窑出土的唐代青瓷器。
  余干县博物馆一位负责人手拿一个瓷钵说,黄金埠窑出土的青瓷器,不仅具有越州宝青瓷的诸多特征,而且还反映出荆楚文化与湖南长沙窑青瓷的风格,其多元性反映出多重文化特征。“可以看出,黄金埠窑与当时国内的其他陶瓷生产地在人才、技术等方面有着密切的交流与联系。”
  谜团
  究竟是官窑还是民窑
  据了解,在此次考古发掘中,还出土了一件刻有“贞元”(唐德宗李适的年号,公元785—805年)纪年款的青瓷罐残片,这在江西各大青瓷窑址的发掘中亦属首次。余家栋推断,黄金埠窑至少在中唐时期创烧,下限可到晚唐或五代早期。而国内有专家据此认为,刻有“贞元”纪年款的青瓷罐残片明确表明,黄金埠窑当年是从事皇家官窑瓷器的生产,这也是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发现唐代官窑。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出土的文物中,既有面向读书人的文房用具,又有面向普通百姓的碗、盘和用于出口的腰鼓,如果仅凭一块瓷片就将其定位为官窑,似乎有些牵强。胡昭智认为,该窑址更像一个包罗万象的民窑。
  青瓷系窑群缘何落户余干
  记者在采访中一直有一个疑问,一个面积至少10平方公里的古代青瓷系窑群缘何未落户景德镇?余干县梅港乡的李乡长介绍,在距离窑址10余公里的梅港乡具有丰富的瓷石资源,该县《县志》曾记载,汉唐时有船从梅港乡码头装载瓷石外运,但《县志》上不仅没有说明瓷石运往哪里,也没有记录余干县有自己的瓷器窑炉,这一直让关心余干县历史的人们感到迷惑,而此次发掘刚好为人们解开了这一谜团。
  余干县博物馆有关人员认为,黄金埠本身就是一个“黄金码头”,通过信江,瓷器可以通过船运,入鄱阳湖进长江再转运至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其次,余干的丘陵地势对建造龙窑非常有利,极其符合“分室龙窑”依山而建的特点,且山上茂盛的林木又可作为烧窑的燃料。这些有利的综合因素,成为这一青瓷系窑群落户余干的真正原因。
  但有关专家则认为,唐代全国各地有不少瓷窑有产品行销国内,甚至远销世界的历史,应该是当时兴盛的瓷业与良好的通商环境,造就了这一青瓷系窑群的崛起。
  展望
  黄金埠窑有望与景德镇窑齐名
  记者了解到,因此窑群的发现,专家建议,将原有的“江西五大名窑”(景德镇窑、吉州窑、洪州窑、赣州七里镇窑、南丰白舍窑)增至“六大”,这意味着黄金埠窑有望与声名远播的景德镇窑齐名,江西省的陶瓷发展史由此也将得到改写。
  目前,为了保护黄金埠窑遗址,根据考古专家建议,原准备在发现地投资建设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已经另选他址,并有可能在遗址上建一座古窑址纪念馆。
  后记
  出土文物亟待加强保护
  对于黄金埠窑的发掘,国内权威考古专家总结,黄金埠窑址出土的许多青瓷制品和窑炉结构均为江西首次发现。而出土的瓷片上的梅花点釉形,推测可能是青花瓷的雏形,对研究唐代青花瓷具有重要意义。
  19日,记者在余干县博物馆采访时发现,由于缺少保险柜、标本架等应有设备,发掘出的不少“宝贝”都静静地躺在库房的地上。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表示,文物摆在地上无法防潮,更无法全面向世人展示。另外,由于历史原因,余干县博物馆的防火、防盗设施均已严重滞后。博物馆馆长胡昭智向记者介绍,此事已引起余干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添置设备与加强库房建设的资金数额实在太大,目前正请求省有关部门予以支持。胡昭智表示,目前博物馆已加强保卫力量,确保每天24小时有人值守,以保证出土文物安全。
     作者:张条生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