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农民办银行利润过亿的“朴素真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早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邓聿文  
  
  这些年,农村原有的金融机构纷纷撤出农村,还有一些留在农村的,也多半亏损累累,或者成了将农村资金转向城市的“吸管”,以致农民融资难,这成了制约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阻力。
  而浙江温州的一家完全由农民自己办的银行——温州龙湾农村合作银行,几年来却发展得红红火火。2007年,该行共办理贷款约40亿元,其中60%以上投向农村,并实现利润1.12亿元。这不仅展示了在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温州,民间社会所蕴涵的创造力,更说明在农村办金融是完全大有可为的。
  包括农信社、农村合作银行在内的农村金融机构,之所以存在不良贷款率过高、经营风险较大等问题,原因无非是政企不分、监管不力以及激励不足等。以农信社来说,其产权关系一直不清,内部治理混乱。管理人员受政府直接或间接控制,政府也视农信社为可动用的小金库,常常干预其正常运营,农信社成了地方政府的钱袋子。另外,因处于垄断地位,农信社服务质量差,缺乏积极性。农业合作银行虽然不存在产权问题,但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金融同业竞争过于激烈,以及创新不足,不贴近农民的实际需求等原因,也往往经营不善,坏账很多。
  从报道来看,温州龙湾农村合作银行避免了农村金融机构的上述弊端。
  首先,它的产权关系非常清晰,内部管理也很严格。在其4639名股东中,有近4000名是农民,没有国有股,这使得银行能够免受地方政府干预,不搞其他金融机构常有的长官贷款、关系贷款、人情贷款,从而消除了导致银行呆坏账的几个重要隐患。内部的严格管理也保证了信贷的资产质量。比如,龙湾农村合作银行规定,如果产生一笔不良贷款,银行第一个调查人员承担70%的责任,审批者承担30%的责任。这就使得放贷员能够真正对贷款负责。
  其次,放贷适合农民的实际需求。很多金融机构撤出农村的一个理由是给农民贷款赚不到钱,留在农村的机构也主要是贷给企业等非农部门,真正为农民放贷的很少。但事实上这可能是一种误解。经验证明,只要方式得当,对农民发放小额信贷,成功率较高,还贷率也很高,坏账较低。该银行就是一例,虽然它也对当地龙头企业贷款,但农户占到其贷款比例的60%以上,是其利润的一个重要来源。
  再次,既防范风险,杜绝呆坏账,又使农民能贷到款。该银行敢于给农民放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相信农民能够及时还贷,确保信用。该行的信用农户多,除了温州的整体信用环境比较好外,也与银行与农户之间多次的互动合作有关。而一旦双方形成了信用关系,就能够大幅度减少彼此的交易费用。值得一提的是,银行防止呆坏账的措施是以不影响农户得到贷款为前提的,从而避免了为防风险而贷款放不出去的问题。
  上述几个因素有些是温州特有的,比如温州的信用环境,如该行负责人所说,“在熟人经济发挥重要作用的温州,名声相当重要,如果一旦信用出了问题,这个人就会陷入孤立,社会环境的约束力让人们不敢轻易不还贷”,这一点其他地方还一时做不到。另外几点,只要农村金融机构认真去做,都能做好。概括起来说,温州龙湾农村合作银行成功的根本就在于它是农民自己建立起来的为农民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
  (作者系《学习时报》副编审)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