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访谈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陈晓卿:《舌尖》不是我最满意的作品(4)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要拍妈妈做的那些菜 
  《舌尖2》的采访是这样完成的
  读+:对你影响很深的纪录片和导演有哪些,他们是怎样影响你的?
  陈晓卿:太多了。比如像伊文思。还有比如正在与央视纪录片频道合作的,英国资深纪录片人菲尔·阿格兰,他曾经拍摄过《云之南》,非常厉害。 
  他们对我的影响,主要是对世界的看法。比如伊文思,他说“要把看到的原原本本交给观众”;比如菲尔,他认为只有两个人的相互交流,才是最真实的。他拍片子,机器落实了,就让摄影师、助理都离开,自己拍。我一下子被这种工作习惯强烈震撼了。
  《舌尖2》中,很多的采访段落,我们也是这样完成的。这就迫使我们的导演,和主人公“谈恋爱”,做更深入的交流。只有在两个人特别平等的状况下,你才能听到他内心的声音,否则他只是一个拍摄对象。
  读+:去年在台湾,纪录片《看见台湾》在影院上映不到一个月,就横扫票房纪录。目前,大陆纪录片上院线的情况如何?
  陈晓卿:大陆也有。台湾纪录片市场的火爆,与观众素质有很大关系。举个例子,阿姆斯特丹纪录片节短短几天,全城所有影院都在放纪录片,说老实话,有些片子好难看啊,看得好困呐,又不好意思退场,影院坐满了,退场会显得非常突兀。好不容易熬到结束了,大家还都不走,一直鼓掌到片子的字幕拉完。而这些片子,取得了400万欧元(约合3400万人民币)的票房收入,很难想象。
  拍一部美食题材的纪录片,是陈晓卿的提议。“我是个好吃的人”。
  陈晓卿是皖北人,父母是教师。小时候,他最喜欢的美食,是“邻居家的饭香”。
  来到北京后,陈晓卿对北京本地饮食产生兴趣。他说,当时读到梁实秋的《雅舍谈吃》,写北京的爆肚儿,“吃得牙根清酸”,自己便按图索骥,自此开启“吃货雷达”。
  2002年开始,他担任了七八家电视台的美食节目嘉宾,在多家杂志报章开美食专栏。
  “直到现在,我都没发现自己不爱吃的东西。”陈晓卿说,他选馆子的第一标准,就是味道,“从来不讲环境什么的”。在他看来,世界上有两种馆子,一种是做买卖的,一种是做吃的。“大馆子,绝大部分是做买卖的,我宁可去路边大排档。”
  这一理念,同样体现在《舌尖》系列的拍摄之中。第一季刚开拍时,陈晓卿就对导演们说,我们不要拍名菜,不要拍大菜,要去拍小时候妈妈给我们做的那些美食。
  于是,莲藕排骨汤、麻婆豆腐、鱼香肉丝,这些家常的菜肴,出现在《舌尖》里。在陈晓卿看来,美食只是出发点,不是目的地。他想表达的,是中国人的味蕾记忆。
  “你的胃能够接受的东西,是固定的。这个味觉记忆,它不会变。”陈晓卿说,母亲给予的味觉记忆,会深深地植入孩子的心里。“这个过程,如同教授母语。小时候吃的东西,无论走到多远,它都像一个巨大的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是永远心灵深处的故乡。”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