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记者报道河南大饥荒曾被捕:获释后持续发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本报记者采访当年报道河南大饥荒的《大公报》记者张高峰之子张刃 
  1943年2月1日,重庆《大公报》刊发了记者张高峰深入河南灾区的实地采访通讯《豫灾实录》,次日,又刊出王芸生的社评《看重庆,念中原》,《大公报》因此被停刊3天。复刊后的《大公报》并没有停止对饥荒的报道,也正是《大公报》、《前锋报》等媒体的追踪报道,才让1942年河南饥荒留下了历史的痕迹。 
  这段历史没有被人们遗忘,归功于当年记录了这段历史的记者。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位,就是当年年仅24岁的张高峰。
  文/图 本报记者 张丹 

  12月9日中午,工人日报副总编辑张刃坐在自己的办公室,当听到记者问起他的父亲张高峰第一次向他讲述1942河南饥荒时的印象,他话语稍微一顿,郑重地说,“狗吃人,人吃人。”
  “称职”的记者
  用报道记录史实
  张刃告诉记者,上世纪60年代,他还在上小学,就断断续续地听到父亲说起过1942年的河南饥荒。但没有太多的感触。直到他上了初中之后,才真正详细地了解了1942年的河南饥荒。张刃说,那时,当他了解到当年父亲采访河南饥荒的情况后,有一点感触特别深:做记者为老百姓说话挺不容易。 
  1943年2月1日,重庆《大公报》刊发了张高峰的报道《豫灾实录》,次日,王芸生根据这篇报道撰写了社评《看重庆,念中原》。此文刊出后,国民政府军委会下令《大公报》停刊3天。 
  关于《豫灾实录》,张刃认为,父亲张高峰之所以能够完成这篇报道,是有着一定的背景条件。早在1938年4月,张高峰就采写了台儿庄战役,作品发表于邹韬奋在汉口主编的《抗战》三日刊。1939年10月,张高峰结识了著名记者范长江,随即加入范长江主持的国际新闻社。
  种种经历让实际年龄只有24岁的张高峰,已经具备了多年的采写经验,也对当时的中国时局有了深刻的认识与思考,基于这些因素,才能写出那篇著名的《豫灾实录》。
  张刃认为,对于一个记者而言,《豫灾实录》不过是一篇普通的报道,完成了自己的职责而已,它之所以到今天还产生影响,也就在于记者记录了一段比较有社会意义的真实的历史。所以,按张刃的评价,其父亲算得上一个“称职”的记者。
  触怒当局
  被捕获释后持续报道
  张刃告诉记者,当时父亲张高峰在写豫灾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会因为这篇报道触怒当局,所以在文章的最后,还写上了寄于“河南叶县”。 
  当时的叶县正是汤恩伯司令部的所在地,所以当年国民党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汤恩伯才恼羞成怒,以“共产党”罪名逮捕了张高峰。 
  但是,实际上他确实不是共产党,最后查无实据。几个月后,汤恩伯释放张高峰时表示,望他继续留在河南。之后,尽管受到了管束,但未影响到张高峰在河南采访,一直发稿不断,而有关河南灾情的消息始终没有停止过。直到1944年中原会战,汤部溃不成军,张高峰才得以趁机脱逃,经陕西回到重庆。
  教育后人
  记者要有胆识 
  从《大公报》的报社大院出生的那一刻起,张刃就与报纸有了不解缘分,用张刃自己的话说,就是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天然的感情”。 
  由于年少时就曾随父亲一起采访,记者这个职业给张刃留下了这样的印象:一个称职的记者,是富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心的,同样,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记者要有一定的胆识,笔下记录的,必须是真实可靠的。 
  张刃说,1942年河南饥荒,是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这也是《豫灾实录》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