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孔子 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伟大导师(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有一个人,是中国的圣人,他就是孔子;有一部书,是中国的圣典,它就是《论语》。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超阅大讲堂”邀请我来给大家讲解一本经典,我想讲《论语》是再佳不过的选择了。
孔子的人文主义情怀
儒家是中国人文精神的代表,而孔子则是人文精神的导师,他不是一个宗教的教主或自然神灵。孔子是凡间养成的,是由一个普通人通过艰苦的修养,慢慢长成的。他不是天国的使者,他没有带来上天规定的模式,要人类一定按照模式怎样怎样,才能解脱痛苦,摆脱现世的罪恶,或者走向天国,超越现世的自身,达到超脱生死轮回的永生,儒家讲的不是这样一回事,孔子也不是这样一位教主。尽管孔门弟子极其推崇他们的老师,说他们的老师是“天纵之将圣”,又赋予他那么多学识和本领,说他们的老师是被上天驱使成为圣人,他自己想不成都不行。但这只是孔门弟子的说法。
孔子自己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不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不需要再学习,更不需要向他人学习。孔子时刻强调向别人学习,“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跟谁在一起,都有可学的东西;“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无论在哪里都能学到东西。孔子从小就爱学习,整个一生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中度过的,他是学习的典范,学习的楷模。人们经常说他是圣人,而他自己却不断地说:“圣则丘何敢”。意思就是人们说我是圣人,我是不敢当的。这可不是孔子故作谦虚,也不是孔子缺乏自信,他自己知道自己已经相当了得,但他也知道自己的了得是“学不厌”、“教不倦”的结果,是主观努力的成功,不是先天就铸造完成的,不是上天的特殊眷顾,而是主观不懈努力所取得的收获。这就是人文精神导师的风范。他不具有先天的完满性,他不断地向周围的人和身边的事物学习,向历史学习,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成长,不断地超越原来的自我,不断地使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更加饱满、更加充满光辉。
孔子也不是自然主义的神灵或神圣,你不可以叫他神仙。怎么讲?在中国讲自然主义的圣灵,多半都有道家的气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和庄子本身,也都被后世当成了自然主义的圣灵。跟其他的神灵不同,作为祖师,他们思想深刻,境界高远。但是他们的想法,跟人文主义的圣人想法几乎是完全不一致的。比如老子强调的是因循自然,同时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造成的对人类本性的伤害,始终保持一种强烈的怀疑和批判态度。但是他们不是反对人类的一切智慧,他们本身就是智慧的化身。他们反对的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组织的建立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给人性造成的负面影响。《老子》里面“绝圣弃智”的话语大家都知道,老子看到了人类自身的活动,反倒使人越来越脱离人的本性,越来越不像人,所以他强调“道法自然”,提倡“复归于婴儿”,提倡向人的本性复归。要返璞归真,要见素抱朴。每个人都要复归于婴儿式的本真,人类社会也要恢复到“小国寡民”的状态中去。因为只有在这样的一个状态中,人才会放弃过分的贪欲,尤其是不必要的相互竞争,到达一种无欲、无求、无争、无斗的和谐状态。人和人之间完全是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生存,“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为什么不往来?一往来,人和人之间就会产生争执。比如说在同一个班级上学,班里面有入党的,有提干的,有得奖学金的,有评三好学生的。社会中其他各方面的争执,都与此相类似。只要有这些名目,就会招惹人们去争夺,要想使人不争夺,干脆就把这些名目都去掉。不要设立什么高低、优劣,“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要让大家看到竞争可以有更多现实的好处,大家就都不去竞争了。不去竞争就不会打架,就不会发生战争等残杀性的事件。老子认为竞争伤害了人的天然和谐本性,竞争会无止境地激发人的“斗”念,就是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念头。与天斗和与地斗,就会不断地破坏自然,伤害自然,破坏自然原有的宁静,甚至彻底毁掉自然。与人斗的结果,就是各种阴谋诡计不断升级,各种杀伤性武器不断升级,升级到原子弹,升级到一下子就可以毁灭整个人类。这是老子和庄子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他们坚决反对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完善”,反对“文明”的“进步”。在老子和庄子看来,人类的所谓的“文明”和“进步”,都应当打上引号,甚至直接就是违背人的自然属性的,是对人的残害和摧折,只是打着文明和进步的旗号而已。
庄子在对待文明和科技的态度上,跟老子是完全一致的,只不过他表达的方式更加审美化,而不像老子那样哲学化。庄子编排过一则“混沌”的故事,说是在茫茫的大海上有三个王者,一个是南海之王,叫做“疏”,一个是北海的王者叫做“忽”,而位居中央的海上之王叫做“混沌”。南海之帝“疏”与北海之帝“忽”经常互相往来,经过大海中间的时候,每每受到中央之帝“混沌”的照顾和款待。两个王者就想报答中央之帝“混沌”的恩德,他们看到这位“混沌”竟然没长五官,看不到美好的色彩,听不到美妙的声音,尝不到美味佳肴,于是他们就像塑造普通人一样,决定为他“打造”出五官来,每日在“混沌”的头上凿一个孔,到第七天凿完了七个孔,“混沌”却被凿得一命呜呼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混沌”本来就不适合过那种什么都看得见,什么都听得着,什么都品尝品尝的生活,他本身就是混沌的,只可以在混沌的状态下生存,而且人家在混沌的状态下本来活得很好,没有什么不满足。只是社会中那些先尝到禁果的人,按照自己的感受来改造人家,结果害死了人家的性命。这个“疏”与“忽”,看来真是够疏忽的了,竟然没有了解人家的本性,就开始妄加改造了,本想以德报德的目的,也就无法实现了。
孔子不这样看问题。他认为人虽是自然所生,需要按照自然的规则来发展,但是像老庄一样无为的因循自然的做法,并不完全符合人的自然本性。人是由父母所生,就应当对父母尽孝报恩,这也是自然的。人要敬爱父母,从而敬爱长者和贤者,这也是自然的。人都爱护自己的亲人,从父母、子女、兄弟到其他亲人,那就应当体会别人也是一样的,因此要把这份爱推广到爱护别人,进而再加推广,推广到爱护自然事物,使他们都能过上安全、安宁和安康的生活。而为了使人类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必须有必要的规范来约束个体人的行为,不使个人追求幸福的行为影响甚至妨碍他人对幸福的获得。所以一定要有文明,文明一定要发展,这是孔子的情怀,充满了人文主义的气息。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