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把食堂化的医院当饭店办如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现在我国国有医院的办院思路,就像经营单位的食堂。总是担心饭菜价格高,职工不满意,就硬性控制饭菜的价格。对食堂因此出现的经营困难,单位又出钱去补贴。结果是,职工倒是能吃得饱(如果不挑剔),但永远别想吃好。(当然,实力雄厚的单位投巨资办的食堂也很好,又能吃饱,又能吃好,但如此高额的补贴,政府舍得对医院投入吗?)这种不提高医疗消费的购买力,一味压低医疗服务的价格,把医院当作单位食堂的经营模式,违背了医院发展的经济规律。长此下去,医疗新技术开展不了,医疗服务跟不上,医院大病不愿看、小病对付算,久而久之,医疗服务可能又轮回到30年前。
还是拿食堂来说事,如果单位没有足够的财力办好食堂,不如把给食堂的补贴发给职工而把食堂推向市场,要么引进社会力量办食堂形成竞争局面,要么干脆不办,让职工选择饭店就餐——事实上,许多单位早就如此做了。

餐饮业市场化了,医疗服务业还没有。人们在外面吃饭,根据自己的腰包选择饭店——腰包瘪的到小饭店,吃饱就行;腰包鼓的到大饭店,吃好而且要服务周到,吃饱倒成其次了。如果把饭店都搞成一样的档次,餐饮业肯定行不通,老百姓也不会同意。医疗消费也应如此,政府甄别不同的收入人群给予相应医疗消费补贴,而不必对所有的人大包大揽。如果政府财政确实吃紧,想解决现有医疗问题又不想加大投入,倒不如把投入医院的资金分出一部分给消费者,对弱势群体和低收入者要“管饱”,全额补贴参保费用以保证有病能医;对中等收入者鼓励加入社会医疗保险并给予适当补贴;对高收入者不补贴,社会医保和商业医保任其选择。这样,无论穷人富人,都具备了医疗消费购买力,穷人能看得起病,医疗服务市场化的条件也就成熟了。

如果政府财政允许加大医疗投入(按理应该加大),那对医院也要分级对待,对一级医院(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多给一些补贴,使之为弱势群体服务,给二级医院少一些补贴,对三级医院不补贴,二、三级医院完全可以在成熟的医疗市场中“吃”饱、“吃”好。

归根到底,理想的医疗环境应该是,富人有钱能“吃”好,穷人没钱也能“吃”饱。医改的目标就这么简单。

河北石家庄 李青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