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趣看“最牛考生” 破格录取并非“潜规则”(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人民网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南京外国语学校的一位名叫王晨舟的学生,与北大前任校长许智宏对话不到5分钟就被点名“带走”,直接录取,无需参加北大的保送生笔试和面试。(《现代快报》2月6日报道)

    王晨舟凭什么几分钟聊天就能征服考官?该报道说,王晨舟是学生会体育部长,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获得者,因此取得保送生资格。这个学生平常学习时善于总结、感悟,课余时间最热衷体育活动。他幸运地作为南京学生代表去了北京观看奥运会,正是由于自己对体育的热爱,才有了后来与许院士的精彩问答。

    这篇报道没有披露王晨舟和许院士的问答到底怎么个“精彩”法,因此引起了广大网友的质疑。有网友说:“跪求北大前任校长的电话,我也要聊天……”;更有网友留言说:“这里面准有潜规则!”

    在我看来,动不动就把破格录取和“潜规则”扯上关系的思维是要不得的。破格录取,其实是应试教育中的最后一项“感情分”,是给那些真正具有真才实学的学生打开的一道感性之门,是应试教育对特殊考生启动的最具人性化、最富人情味的一套“应急预案”,是应试教育城堡对天才学子开启的一扇感性之门。我们应当用理性的态度去接受它。
 
    王晨舟是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获得者,并取得保送生资格。我觉得,考生与考官的“精彩对话”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单看王晨舟这两大“硬件”,北大前校长许智宏对王晨舟同学“网开一面”,破格录取,乃情理中事。说实话,这个“格”破得并不太出格。如果没有这两个硬件,王晨舟赤手空拳和许院士聊五分钟就被“点名带走”,此种“破格录取”,才叫人眼红呢。

    大家知道,恢复高考以后,破格录取的新闻便越来越鲜见报端。随着应试教育的弊端越来越突出,人们一边对“分数定终身”的录取模式破口大骂,一边对“破格录取”又心存疑惑。一旦有人对个别考生特事特办,实行了破格录取,便不管三七二十一,怀疑录取者拿了考生的好处。

    窍以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无异关死了“分数”以外能力考察的大门,不利于大学遴选特殊人才。

    其实,破格录取,并不是改革开放的产物,自古就有。在破格录取方面,前人比今人似乎更大胆一些。

    雍正年间,有位书生参加科考连年不第。有一天,此人从岳父家借来几斗稻谷,推磨为食。妻子见丈夫一边推磨一边背诵古文,便耻笑老公迂腐。那书生淡淡一笑,以磨喻人,借磨抒怀,口占五言绝句一首:“但求心中正,何愁眼下迟。得人轻着力,便是转身时。” 

    不料,这首小诗被邻居听见了,便传了出去,一直传到州府。知府大人反复吟咏,非常赏识,于是破格录取这位书生为举人。

    几句小诗征服了知府大人,这位书生获得破格录取,靠的是诗才。

    乾隆时期,有个叫刘凤诰的考生,相貌丑陋,又是“独眼龙”。按照当时规定,五官不全者是不能及第入仕的。事有凑巧,这次会试的主考官爱才若渴,于是硬着头皮禀告了最高领导。

   乾隆皇帝决定亲自面试这位南方丑儒。这一天,乾隆出了一个对子让刘凤诰对:“独眼不登龙虎榜。”说实话,这上联其实是对刘同学的尊容直截了当地泼了冷水。然而,刘凤诰毫不气馁,对了一句:“半月依旧照乾坤!”乾隆吃了一惊,又出了一个上联:“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汉!”刘凤诰不卑不亢,对曰:“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

    对联对到这个份上,再以貌取人,难免“失之子羽”。乾隆龙颜大悦,于是御笔一圈,钦点刘凤诰为殿试探花,登上金榜。

    此种破格录取,属于“可遇不可求”性质,当然不会有什么争议。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