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千年古镇再添传奇 山东祖孙三代34年守古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山东蓬莱市村里集镇山清水秀,成片的古墓群和古城遗址掩映在山水之间,见证着这个千年名镇的传奇历史。于希芝、于耀宗、于云村祖孙三代是柳格庄村的普通村民。34年前,于希芝肩扛猎枪开始义务守这片古墓群,如今他的孙子于云村又接过了守墓的班儿,按村里人的话说:“对古墓有点歪心眼儿的人都得躲着于家走。”于氏三代保护文物的故事,村里集五万多乡亲无人不晓。 
    爷爷的猎枪 
    11月9日,记者在蓬莱市村里集镇柳格庄村见到了于云村,他正张罗着收苹果,放在果箱旁边的摩托车刚刚熄了火。他说,尽管自家的活儿忙点,但是每天从没忘记往村西的古墓溜达一圈儿。于云村身高1.80米,厚实的肩膀、黑红的脸膛儿、粗大的手掌、锐利的眼神透着一股英气,然而他谈起爷爷于希芝时,那口气简直是崇拜:“爷爷当年守墓时已70多岁,一把白胡子,身材比我还高大,扛着一把土猎枪,天天在墓群里转悠,想盗墓的,来几个都不是他老人家的对手!” 
    柳格庄村西的一片苹果林,便是于希芝当年肩扛猎枪守护的古墓遗址。于云村说,1972年,该村村民在这片山上挖泥时,一铁锨下去挖出一个陶罐,文物考古人员一看就知道是个好东西,继续对这片地进行抢救性的发掘。结果不得了,又挖出一个80厘米高的青铜虺纹鼎,造型非常优美。青铜鼎可不是件小器物,在西周时期,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一些有身份的人死后常常用它来做陪葬品。接着,又挖出来一个编钟,还陆续发掘出了4具殉人和车马坑。根据这个墓的规格,考古人员断定这个墓主人的官衔应相当于诸侯之类。墓葬的周围肯定还有一个古城,也就是说,村里集这地方,在西周时期肯定是个繁华的古城。经过勘测,村里集西周墓群有3处,分别是柳格庄墓区、辛旺集墓区和站马张家墓区,大约分布西周中晚期墓葬20座,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 
    “这么大一片古墓,保护起来可不容易。”于云村说,当时,文物保护部门要物色一个出身好、有责任心的人,爷爷是烈属、身板硬,于是就找他谈,爷爷啥也没说,第二天就扛着猎枪上了山。 
    “爷爷每天天不亮就出门了,带着中午的干粮,晚上擦黑儿才回来,接着就擦他的那把猎枪。”于云村回忆说,因为好奇,他曾跟着爷爷徒步转过那片古墓,走了20多公里的山路,脚底下起了泡,以后再也不愿跟着爷爷去了。“爷爷的布鞋,隔一周便再纳一遍底子,一年下来,墙根处堆了一摊烂掉底儿的鞋。” 
    于云村说,他爷爷本来人缘很好,但是因为守墓,老熟人都不和他讲话了。在当时于希芝家的土坑上,到处都是碎陶片、烂瓦片,别说外人,就连于云村想摸摸都不成:“那都是爷爷逼着村民们交出来的,一片破瓦让他知道了,就和抢了他似的,有时急了,他敢拿着猎枪去上门要!” 
    于希芝的猎枪一扛就扛了14年,临终时,他嘱咐儿子于耀宗:“这片墓在我手中没被人挖过一寸泥土,你接着扛这杆枪吧。” 
    父亲的轮椅 
    柳格庄村村民都说于耀宗是个聪明人,他是党员,当过村干部,还开了一个小饭馆,论忙,他比村里的任何人都忙。当于希芝老汉临终嘱咐他要接着守墓时,于耀宗已56岁了,他正患着严重的哮喘病。文保部门和他谈话,征求他的意见,于耀宗说:“我不会再用父亲的枪了,但我会用电话。”第二天,他就在家里装了部电话。 
    于云村告诉记者,父亲几乎每天都用电话向各村询问古墓保护的情况,为此不惜动用亲戚关系。有一次,于云村的姑姑无意中在电话中讲了一件事,她说刚刚与村里一位亲属吃饭时,那亲属说刚刚挖出个陶罐来,父亲立即报告了蓬莱市的文保部门,硬是从这个亲属家将陶罐给要了回来,结果气得姑姑好长时间都不登门了。 
    父亲身体一直不好,起初每天靠骑自行车巡查古墓,后来哮喘病越来越严重,车子骑不动,他就将自行车改装成轮椅车,每天早晨摇着轮椅巡查。有时于云村担心父亲累在半路回不了家,就推着他的车子走,一趟轮椅摇下来,20公里山路每天都要用上4个多小时。1998年秋天,于耀宗去世了。他拉着于云村的手,口中念念有词:“一定要把古墓群看好了……”直到于云村伏在耳边答应,老人才合上眼。 
    于云村的摩托车 
    每天早晨6时,于云村的“幸福125”声音便将正在林中栖息的山鸟惊醒。于云村每天必看的几个地方,都要停下车来,一米一米地徒步检查。他告诉记者,现在盗墓者非常狡猾,他要比祖辈更加留心,更加讲究智慧。 
    今年3月,于云村在巡查到古城里家村时,发现一座古墓附近的草被人拨弄过,他来回巡视了一圈儿也没发现有可疑的洞穴,正当他要离开时,一块砖头下的一处新鲜泥土引起他的注意,他揭开砖后,露出了一个小圆坑。他立即报告了文保部门,经过鉴定是洛阳铲探墓的痕迹,于云村立即布置人员加强防守,吓得盗墓者再也没敢露面。 
    骑着摩托车的于云村,不论走到哪里,和乡亲们拉呱儿时总离不开两个话题,一是有没有人在拉土,整地时挖没挖出文物;另一个话题就是不停地说:“偷文物比抢银行犯的罪还要重。”于云村的妻子告诉记者,“现在盗墓者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他一骑摩托车,俺一家人就担心。” 
    如今,于云村的儿子也已经上中学了,在周末或者假期,老于也常常带着儿子到山上转转,讲讲他的爷爷上山和他讲的那些老话。于云村说,只要儿子愿意,有一天他将会把祖辈肩上的重担交给儿子。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