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文明指数下的道德修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奥运的脚步近了,文明的呼声高了。这是宾客临门时的自然反应,也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文明指数的测度和公布,代表了人们对提升公民素质与公共生活质量的迫切愿望,也显现出人们对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模式有了更深的认知和要求。北京,作为首善之区与奥运会的主办城市,今后更要经受文明指数种种的“测试”,“得分”几何,将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评价一个城市的标准很多,比如人们的直观感受、GDP的增长量、财政收入以及居民收入等等。不过,无论象征城市繁荣的指标如何全面,若是少了“文明”这一项,城市繁荣就要大打折扣。因为“文明”乃是一座城市的“道德面”,少了这一面,城市就失去了灵魂。以前,一些城市争着抢着要建“国际大都市”,为此,城市一切发展唯“大”是从、唯“高”是举,大马路,大广场,林立的高层建筑,似乎这些就是现代文明城市的经典定义。可是,等到“万丈高楼拔地起”的城市发展“高烧”一退,我们就会发现,城市高楼的高度并不就是城市文明的高度,后者更直接更真实地体现在公民的言行举止之上,比如“微笑是最好的名片”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就是很好的例证。因而,近年来北京对文明指数的重视,说明城市决策者对城市发展有更恰当的定位和更深切的体认,对公民道德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预示着城市治理模式的某种转变。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文明指数本身也只是对公民道德素质的一个描述,且是不完全的描述。虽然专家们宣称,文明指数的出炉结合了抽样调查与现场观测,综合了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涉及层面十分广泛,但是社会调查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文明指数并不足以详细地展现出人类社会行为的复杂性和真实性。文明指数只是勾勒了社会道德状况的某些部分,只是一种参考和指示,因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策也并不一定完全对路。譬如,公众的公共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可测的、可控的,这是否就意味着只要在此强化监控,就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了呢?是不是针对不良行为开出罚单就可以唤醒人们的羞耻心呢? 
  事实上,培养文明素质,提升道德水平,更多的是一种情感教育、人格教育,最终要靠羞耻心的触动或者良心的发现,要靠社会成员之间的彼此感染。道德戒条背得再多、记得再牢,若没有善良的心,个体的道德修养与全社会道德风气的提升是难以想象的。 
  所以,文明指数提高所标示的道德状况的提升,必须是公众外在行为的改善,更必须是公众心灵的升华。前者或许可在短期内有所改观,但后者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社区、学校、家庭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均负有相应的责任,努力使每一位公民在漫长的社会化过程中成为有道德之人。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