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嘻嘻熙熙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国学皇冠上的“猫眼石”:《易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国学碎语》开栏以来,读者来信提出最多的问题之一是:为什么不解说一下《易经》或《周易》是个什么东西?
  因为很难解说。其一,《易经》很重要,在国学里面的地位几乎至高无上。按我的理解,它是“中国玄学的总宪法”,但太深奥晦涩,很难说得清。当今世界,不论中国人或外国人,没有人敢夸口他(她)彻底弄懂了《易经》。中国自孔夫子以来,历代有过多少易学家,也没有一个敢这样自诩过,因为《易经》太博大精深了,它像一片浩瀚无垠的海洋、一个深不可测的深渊、一团变幻无穷的迷雾。一句话,它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系统。
  其二,它是一部上古典籍,语言极古老,时过境迁,后人不容易弄懂它。而语言本来就是苍白的,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由于语言上的隔阂,《易经》对现代人来说,就成了“司芬克斯”之谜了。
  其三,历经两千余年易学家们的演绎、注释、增补,甚至是牵强附会,《易经》已经不复原来面目,而是包含了太极图谱、河图洛书、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四时八方,还有“六神八门”、甚至“奇门遁甲”等玄学门类,变得庞大而复杂了。
  其四,种种互相矛盾的解说,使人无所适从。
  其五,也是最主要的,《易经》本身就强调了一种辩证法:万事万物都是有联系的,而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想要抓住它的某些确定性,的确是难之又难。
  如果勉强加以简单解说,则有以下5个要点:
  首先,要说明一个基本概念:《易》、《易经》和《周易》的异同。《易》是最基本的称呼,到秦汉确定《易》作为“经”的地位之后,《易》才称为《易经》;《易经》有许多版本,例如夏商周三代不同的版本分别成为《夏易》、《商易》、《周易》,大同小异,为什么现在经常是《易经》和《周易》相提并论?这是因为周朝的版本是孔夫子亲自整理和注释的,最明白也最权威,所以,汉代之后流行的《易经》基本上是《周易》。
  第二,《易经》的精要,《易经》之道,千头万绪,但要而言之,却不外乎三个字:象、数、理。三者可以相生相成,但最根本的是“象”。而“象”有“大象”、“小象”之分,数理也有“大数”、“小数”,“大理”与“小理”之分。研《易》之入门,自当从“大象”开始——即《易经》最根本的结构形态,或叫做结构机理。
  简单说,《易》是由两个东西组成的:阴、阳。《周易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道”这个最本原最奇妙的东西是由一阴一阳组成决定的)。这话也是对《易经》的最简要解释。
  第三,《易经》的结构,《易经》的全部奥秘所在,是它对世界万事万物用了一个独特的系统——64卦即64个不同模式来表达的,而这64个模式,全部是由“一阴一阳”组合成的,即是“-”(阳爻)与“--”(阴爻)。
  孔子整理的《周易》,分为两个基本部分:《经》和《传》,“经”即流传到孔子时代孔子所见到并整理过的《易》的原文,包括64卦的卦形、卦辞(对每一卦的“评语”)和爻辞(对每一卦里面六个爻位的“评语”),64卦分上下两篇。
  《传》是一个通俗的总称,即将孔子对《易》的理解和阐释,包括《文言》、《象传》、《系辞传》、《说卦》、《序卦》、《杂卦》等十篇,故称“十翼”。有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解释之后,《易》就不仅仅是一部上古占筮之书,更是一部哲学、伦理学著作了。
  第四,八卦和64卦的关系,八卦是构成《易经》64卦的基础,它们分别代表天地、水火、雷风、山泽8种天象或地象,或者代表父母、长子长女、中子中女、幼子幼女,或者代表龙、马、牛等各种不同的动物或者代表头、肩、腹、腿等各种不同的人体部位或器官,还可以代表动静、季节、方位等不同的事物。八卦的名字依照上面图形的排列顺序分别叫做: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例如,南韩的国旗上面借用了中国《易经》的四个卦:天地和水火)。
  将八卦分别两两相重互相组合,便得出64卦,分别喻示64种事物、现象和特定情态。如《泰》卦天在下、地在上,上下交通,象征“通泰”和“兴盛”,《否》卦刚好相反,所以才有了“否极泰来”的成语;《既济》卦火在下、水在上,犹如煮成食物,象征万事皆成,《未济》则相反,等等。而卦中六爻之间阴阳交互变化,则显示各种事理的发展变化。
  第五,《易经》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易经》在64卦符号下附有文辞,卦辞每卦一则,为全卦总义;爻辞每爻一则,喻示该爻含义。64卦卦形是《易经》的符号象征。卦辞爻辞,则是《周易》的语言文字象征:两者相互依存,融会贯通,成为一部兼具卦形和文辞两大要素的、以阴阳爻象为核心、以八卦为基础的、变化无穷的、富有中国古代哲学内涵的完整的符号象征体系。《易》的符号体系让西方学者着迷,而国人则更重视它的哲学意义,例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出自孔子对《周易》乾坤两卦的释文。
     作者:雷铎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