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用文学翻译政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时值建党90周年之际,我的散文集《红色经典》再版。我一直认为文章写作主要有两个目的:为思想而写,为美而写。文章的题材可以是多样的,但政治天生抽象,怎样既取其思想之大,又能生美感?就得把政治翻译为文学,发扬其思想,强化其美感。文学是艺术,它有内容,有灵魂,内容美加形式美有更强的震撼力。
写政治题材的文章,不怕缺思想,怕的是翻译不好,转换不出文学的美感。而一般读者首先是为了审美而阅读,如果只是为了思想,宁可去看政治或学术读物。这种翻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主要体会有以下几点。
自己实在渺小
首先,选择适合的典型。用文学翻译政治就是借政治人物、事件的光芒来照亮文学领地,照亮读者的心。文学是典型艺术,红色经典虽然足够宏大,但并不是所有的政治素材都能入文学,它还是要符合文学的典型性。选材时我力求找到每一个人物或事件的最亮之点。如写毛泽东就选他在延安时期最实事求是的那一段《这思考的窑洞》;写周恩来就写他最感人的无私的品德《大无大有周恩来》、写瞿秋白就写他坦诚的人格《觅渡,觅渡,渡何处》。
而对人物又选其命运中矛盾冲突最尖锐的那一刻,但这多是悲剧的一瞬,却最易看到其生命的价值。历史又从来是现实的镜子,典型性就是针对性,这些已往的红色经典移入文学作品要能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已为实践所证明其正确;二是针对现在的问题仍有批判、指导、启发作用;三是为读者心中所想所思,有受众。我严格遵守这三个条件,这或许是为什么作品一发表就反响较大的原因吧。
其次,还神为人。文学是人学,有血有肉。文学所说的“人学”主要是指人的情感、性格和人格。曾经高高在上的“管人者”一下成了作家笔下解剖的对象,这好像很难接受。而我们过去又曾有过一段造神运动,把领袖人物神化。从文学的视角来看政治人物就要还神为人,要写出他们的情感、人格。一旦突破这一点,转过这个弯子,政治就贴近了读者。怎么转?一是淡化其政治身份集中剖析他的人格;二是摆脱旧有形象,聚焦其真实的情感。写人格,如瞿秋白:“他觉得自己实在渺小,实在愧对党的领袖这个称号,于是用解剖刀,将自己的灵魂仔仔细细地剖析了一遍。别人看到的他是一个光明的结论,他在这里却非要说一说光明之前的暗淡,或者光明后面的阴影。这又是一种惊人的平静。
项羽面对生的希望却举起了一把自刎的剑,瞿秋白在将要英名流芳时却举起了一把解剖刀,他们都把行将定格的生命的价值又向上推了一层。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写情感,如邓小平为身残的儿子洗澡:“多么壮实的儿子啊,现在却只能躺在床上了。他替他翻身,背他到外面去晒太阳。他将澡盆里倒满热水,为儿子一把一把地搓澡。热气和着泪水一起模糊了老父的双眼……”

刀逼对手 耳听飞箭
还有,就是“顺瓜摸藤”,还原形象。政治讲究结论,文学注重形象。用文学翻译政治就是还原结论之前的过程,你要告诉读者这“瓜”是怎么结出来的,描绘出它的藤和叶,这就是形象。是讲政治内容,但必须有文学形象。比如写毛泽东转战陕北“他搬出了曾工作九年的延安窑洞,到米脂县的另一孔窑洞里设了一个沙家店战役指挥部。古今中外有哪一孔窑洞配得上这份殊荣啊,土墙上挂满地图,缸盖上摊着电报,土炕上几包烟,一个大茶缸,地上一把水壶还有一把夜壶。中外军事史上哪有这样的司令部?哪有这样的统帅?毛泽东三天两夜不出屋,不睡觉,不停地抽烟、喝茶、吃茶叶、签发电报,一仗俘敌六千余。他是有神助啊,这神就是默默的黄土,就是拱起高高的穹庐、瞪着眼睛思考的窑洞。大胜之后他别无奢求,推开窑门对警卫员说,只要吃一碗红烧肉。”
毛泽东在窑洞里,一面指导战争,签发电报,一面还要从事理论研究,写文章。这种双重角色是用这样一个形象来表达的:“他只能将自己分身为二,用右手批文件,左手写文章。他是一个中国式的民族英雄,像小说里的那种武林高手,挥刀逼住对面的敌人,又侧耳辨听着背后射来的飞箭,再准备着下一步怎么出手。当我们与对手扭打在一起时,他却暗暗凝神,调动内功,然后轻轻吹一口气,就把对手卷到九霄云外。他是比一般人更深一层,更早一步的人。”这些形象读者印象深刻,读后还常常说起,这和在天安门城楼上挥巨手的形象不一样。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