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现代新儒家唐君毅对中国路径的探索(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现代新儒家唐君毅认为,“心性之学”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文化具有“圆而神”(不偏执、注重整体、重视变通)之智慧的根据。他用“礼乐文化”概括中国文化的类型,认为以德性为基础的礼乐文化圆融自足,具有包容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命、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和生活方式。德性基础和礼乐类型,分别从精神实质和文化类型上揭示中国文化的特质。


    中国文化的德性基础


    在唐君毅看来,中国哲学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源于孔子对周人敬天敬祖精神的自觉,而开启中国文化法天而行、继天道立人道的智慧。这种自觉肯认民族文化、重视保守其价值而发展的思路,从根本上不同于西方哲学在批判、怀疑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而求精神升进的理路。


    唐君毅认为,天人之学与心性之学作为中国义理之学的两个基本方面,共同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德性基础。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的观念表现为中国人道德伦理实践中的宗教性超越情感,而心性之学则是这种情感的理性根据。唐君毅论心性之学,依据孟子之“德性所根而涵性情之心”,以及朱熹之“虚灵不昧”之心而展开。他指出,孟子所论之心,“乃一涵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情,而为仁义礼智之德性所根之心。此为德性所根而涵性情之心,亦即为人知德行或德性之原,故又可名为德性心。”(《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台北:学生书局,1986年9月版,第95页。)中国文化之天人合德境界、内在超越理路、实践特征和融摄精神,都是基于心性本源而具有的特质。这一特质规范着中国人的人生方向,决定了中国文化在德性基础上的发展模式。


    唐君毅认为,先秦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无论朝代如何变迁,文化的传承和革新都必须追溯到先秦文化传统。他指出,孟子所言之性情心、德性心,并没有善与恶、习心(耳目闻见之心、习染之心)与本心(本然之心、良知之心)的区分。后世儒者对“性情心”的丰富和发展,即是沿着区别善与恶、习心与本心、人心与道心的理路进行。这也是心性之学不断完善、反省工夫逐渐凸显的过程,至宋明理学构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心统性情、心统万物的理论而成熟。他重点诠释朱熹“心为气之灵”的观点,认为朱熹除了宗孟子以外,还对墨子、庄子、荀子所论之心有所认识,以“虚明灵觉心”表现出来。唐君毅指出:“虚言其无所不超越,灵言其无所不贯通关联。虚灵而不昧,故一方能知异类者之各为异类,而分析的知之;一方能知异类者之关联处,而综摄的知之。……故分析与综摄,似操术不同,然分析之使异类者,不相纠结黏缚而生混乱,正所以为综摄之初阶,而使其真正之关联贯通之处,得以昭明者。”(《哲学概论》(上),台北:学生书局,1996年9月版,第220页。)唐君毅以心性论统合“气之灵”之说,有着由重视“气”到重视“灵”的转化,最终落实到“灵”来论述朱熹所论之心。从“灵”上见心具性理,而可以超越“气”。其中,从心之“虚”来解释心之摄物而获得知识,是荀子之统类心的主要内容之一;从心之“灵”来解释心之超越,则是在孟子论性情心之超越义的基础上,沿着汉儒以气言心之虚灵的义理线索,综合张载“大心”体物的思想,而提出的论断。这些论说,力图说明中国文化本身即兼有分析与综合的因素,心性之学圆满自足。


    唐君毅对心性之学的阐释,重在把“心统理气”与“心统性情”打通,一方面借助“理一分殊”说明统一的道德原则与具体的行为原则,均为“心”所主宰,展示文化根源的清净、精微以及日常生活的广大、通达;另一方面也借助“已发未发”说明理性内具于心,表现于“气”(气为“流行的存在”、“存在的流行”,是“宇宙人生之存在的流行之特殊化原则”),均是虚灵不昧之“心”的寂静与感通。由于心能够统率理、气、性、情而成为一切文化活动的最终根据,故中国文化的德性基础是心性之学。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