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从吉祥图案看中国传统文化(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吉祥纹样是我国古老的装饰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石器时代。在那时的岩画或石刻创作中,它以图腾的形式出现。而后经历了商周的青铜器、秦汉的画像石和画像砖、隋唐的石雕、宋元的花鸟画、明清的织绣和瓷器等方方面面,大都反映祥瑞吉庆、美意延年的内容。它渊源久远,内涵丰富,善祷善颂,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是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一、吉祥观念的出现 
    吉祥观念应该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吉祥图案的产生与人们对自然崇拜的原始信仰有着密切关系。原始人类对生活和生存充满了热情,作为吉事的祭祀和卜笠活动就是这种吉祥观念的具体行为。卜笠活动主要是占问凶吉的活动,卜用甲骨上常记有吉、大吉之类的卜辞或灵验记录。李砚祖先生认为:“从纹的形式而言,吉祥纹样的起源与原古先民观物取象的观察方式以及在卜笠活动中察看纹象的认识有直接关系”。吉祥纹样的出现源于吉祥意识的产生。吉祥意识的产生来源于古人对生活的不安定感。 
  先民们对人类自身疾病、瘟疫和死亡充满迷惑和畏惧,以为是魔鬼侵人体内作怪,便产生了一种祈求的思维观念,把不能预测的吉凶祸福依托于一种冥想中的超人力量,把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信念寄托于神,寄托于超越此世间的精神欢乐,因此,创造出他们认为具有象征祥瑞寓意的形象,作为他们家庭、氏族的保护神。于是,图腾出现了。原始社会时期,彩陶中那些有意味的纹样已包含了一种广义的“吉祥”寓意在内,原始人类在陶器等物品上刻画符号和绘制纹饰,不仅是为了美观,而是带着对兆纹吉相的信任和希冀。他们相信,由纹样装饰的器物具有神性,可以表达敬意,寄托祈福的愿望。彩陶纹饰中的人面鱼纹、鱼纹、蛙纹、鸟纹以及其它一些纹样,无论是出于巫术、祭祀、图腾还是祈求多子、生殖繁衍的目的,无不体现着祈求吉祥的意义,是原始人渴求吉祥观念的最初形式。 
    在夏、商、周的青铜器装饰中,吉祥主题使礼器规范下的装饰开始呈现出世俗的生活形式,如欢愉生动的凤鸟纹、鱼纹等都蕴含着吉祥的生命。此后千百年来,“吉祥”一直成为中国装饰艺术的主题,所谓龙凤呈祥之说,世代沿袭承传,在人们精神上形成俗成的概念,并自然的理解、接受和喜爱,体现了“中国人抚爱万物,与万物同其节奏”的心态。唐代盛行的对鸟、兽图案纹样中,便明显有和美、完美之意。 
  二、吉祥图案蕴涵的传统文化与哲学观点 
    中国文化的结构以儒、佛、道为主框架的稳定模式,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对中华民族的素质、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秦汉时期佛教传人中国,佛教中的因果报应,道教中的长生不老,儒教中的阴阳五行,三者有所融合,再加上神话传说,极大地丰富了吉祥图案的题材,并广泛地应用于建筑、雕塑和民俗艺术中,丰富的吉祥语言开始出现。例如在汉代织锦上已经出现了不少吉祥图案,有“万事如意”锦、“延年益寿大益子孙”锦等。此时传统吉祥图案中的福、禄、寿、喜图案已经逐渐开始成形。儒家“天人合一”的观点,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把人的思想、感情性格、行动生命联结在一起,自然物被赋予“拟人化的性格”,体现了自然的人化。儒家学派中,孔子创立了血缘宗法世袭制度,凤凰、白鹤、白头、鸳鸯、燕子五种瑞鸟的组合图案,象征着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五种伦理关系。中国传统观念重视子嗣的延续,因此出现了象征多子多福思想的“榴开百子图”以石榴、佛手、桃子寓意多子、多福、多寿,还有“麒麟送子图”等。 
    中国古代的宇宙观认为,宇宙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或物质构成,一切事物均可一分为二、对立转化的整体,事物阴阳两两相生相克成为“金、木、水、火、土”五行运动的原动力,这就是“阴阳五行”的思想。它构成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它既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最具普遍意义的宇宙观的指导,又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设计定下了具体的模式。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的疏与密、动与静、虚与实、藏与露、黑与白的辩证法即是阴阳五行思想在构图中的应用。源于五行学说的红、黄、蓝、黑、白被古人视为吉利祥瑞的“正色”。 

    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开始盛传,受佛教轮回永生的影响,反映佛教艺术题材的莲花纹样大量出现,并在莲花的纹样基础上加以演变而成的“宝相花”盛行起来,成为普遍的装饰题材。与佛教有关的八大法器“法螺、法轮、宝伞、华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直接派生出的吉祥寓意,符合中华民族向善的心理乃至追求永生的理想。至明清为高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凡事必求吉祥如意,吉祥几乎成为装饰的惟一内容,这是淡化其宗教神秘性而将生命保障的形式世俗化、表象化的结果。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