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焦点大观园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专家称曲阜学儒能否推广仍有待商榷(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400多个村每村配一名儒师 
  专家称曲阜学儒能否推广仍有待商榷
  被尊称为“儒者”的儒学讲师,在他们并不熟悉的乡村文化中,摸爬滚打、奋力挣扎。但这却是一次“文化苦旅”。
  近日,山东曲阜发布《关于深入推进“百姓儒学”活动的实施意见》,曲阜将为每个村子配备一位儒学讲师,并且预期实现一村一座的儒学书屋,一村一台的儒学新剧,一家一箴的儒学家训,真正让儒学走进乡村,力争再现“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的盛景。
  “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出自《荀子·儒效》
  这句赞扬儒者的话,从不同的儒师口中讲出。在他们看来,这句话已经成为了自己的精神目标,既然没有办法“美政”,那就“美俗”吧。
  汪建国:
  农村学儒值得肯定
  对于曲阜的“百姓儒学”工程,被称为“广东孔学传播第一人”的中华孔子研究中心理事会主席汪建国认为,曲阜作为孔子的故里,能够想到弘扬儒学、弘扬传统文化,非常值得肯定。
  他说,“中国梦”是“中国精神”,实际上也是传统文化的精神,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儒学。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
  汪建国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提升,但精神上的追求没有相应地跟上。而《论语》中就提到了“富之、教之”的问题,儒家思想中就融合了“精神”方面的追求。
  他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融入到中国人民的血脉中了,但能够真正产生的影响力是有限的,“需要长期的坚持才能有效果”。
  汪建国曾经重走孔子当年周游列国之路,并到曲阜的农村走访过,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村庄都很富裕。“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何带领农民致富,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此外,他还建议,“儒学”进入乡村采取农民能够接受的形式,才能让农民理解、认可儒学。
  “师资力量、讲课方式等都是需要去考虑的。”汪建国说,这都需要一个机构来管理,曲阜的“百姓儒学”工程是否会“半途而废”,能否在全国推广,还有待考察。
  10月14日晚7时,山东曲阜市区北部约30公里,石门山镇大庙村村委办公楼前,高挂着大红横幅:“孔子文化大讲堂走进石门山镇大庙村”。大庙村村支书兼村主任郭玉山说,孔姓是村里的第一大姓,很多都是孔家的后人。村子里有1840人,常年在外打工的有三四百人。
  村里讲儒学遭遇村民退场
  晚7时10分左右,村委会办公楼前的空地上,逐渐聚集起了近百名村民,有的自己带了板凳,有人直接坐在了自己开来的电动三轮车上。65岁的村民颜大爷说,讲讲“孔子”挺好,孝道、礼仪现在是该讲一讲,很多年轻人都已经不怎么在乎孝道了。
  当天到大庙村讲课的儒师,是曲阜某导游公司的职业导游陈万凤,常年为游客讲述“儒学”、“孔子”。
  “难以沟通”成为许多儒师面临的问题之一。陈万凤说,她曾经碰到了这样的事情:“一位80多岁的老大爷指着鼻子问我:‘我这么大岁数了,还用你来教我是非好坏?’”
  “当时场面挺尴尬的。”陈万凤说,她面临的更多情况则是村民对她的称呼,“哎!”一声就算是打过了招呼。她告诉记者,尽管当时会有些别扭,但是从村里到家之后,她的心里就没那么别扭了。
  “我四十多岁了,也快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年纪大了或许计较的就少了。”陈万凤说。
  讲台下,第一排坐着的是清一色的老人,他们瑟缩在厚厚的棉袄里,但是眼睛却始终没有离开过讲台。
  节气已过寒露,当天晚上的气温仅在10℃左右。
  在课程讲了20分钟左右时,一拨十多人的村民开始陆陆续续离场,大多是年纪较大的妇女。
  “您这么快就要走了?”记者问。
  “我回家拿板凳。”大妈回答说。
  10多分钟后,课程结束了。但是这位“回家拿板凳”的大妈,和中途离场的十多个村民一样,却始终没有再出现。
  部分人听进去就不错
  陈万凤对于村民的中途离场已见怪不怪。对于讲课时,台下穿梭不停的小朋友和窃窃私语的大妈,也没有影响到她讲课的节奏。
  课程结束,村支书郭玉山一声“回家”后,村民一溜烟消失在了夜色中。陈万凤说:“互动少了一些。”
  “只是一次两次,作用可能不大,长期坚持,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曲阜师范大学历史(孔子)文化学院孔子与中国文化研究室主任、国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宋立林告诉记者,在讲课的过程中,只要有一句话能够触动到村民,就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想法。
  从开展“百姓儒学”到乡村讲课以来,宋立林已经先后到石门山镇周庄、尼山镇周庄、吴村镇葫芦套三个村子里讲课。与在学校讲课不同,在乡村讲课必须具有趣味性和故事性,所举的例子必须是村里面的故事,这样才能与村民产生共鸣。
  他介绍说,往往他会举正反两方面的例子,让村民自己去体会,什么才是好坏、对错。
  他还记得第一次在村子里讲课,村民们都听得很认真。“在我的视野之内,都是瞪着眼睛在听的村民。”宋立林说,有一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宋老师,我们觉得孔子也挺好,但是按照这个做是不是吃亏呀?”有村民曾向宋立林提出这样的疑问。宋立林说,有问题就说明他们听进去了,是有思考的。
  宋立林称,当然不能想着所有人都能够去思考,但只要有一部分人能够听进去,“就不错了”。
  献身“布道”就如种花生
  作为“百姓儒学”的儒学讲师之一,孔为峰也曾多次到乡村讲“儒学”,为村民讲述“孝”、“礼”。
  有一次他在村子里讲课的时候,看到一位老人起身要离开了,由于老人年纪大,便好心提醒老人要慢点起身。但是,在提醒之后老人却对他完全置之不理。坐在前排的村民提醒他,“这个老头听不见,你说了也白说。”
  这件事情让他觉得,尽管老人听不到,但是能够感受到村民是开心的、在笑的,就是有向上的“正能量”,让他更加坚定了继续乡村讲课的信念。
  他认为,儒学就是“圣贤之道”,是中国人“灵魂的家”,只有找到灵魂的归宿,才能令生活更加幸福。
  “在乡村讲儒学,这就像种花生一样,不一定每一个都会有收获,但是一定会有收获。”孔为峰说。
  当别人称孔为峰为儒学的“布道者”时,他并没有过多的反对,但是当别人提到献身“布道”之时,他则会谦虚地表示,算不上“献身”,还有工资。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