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考古联想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大报恩寺三套取塔方案均被否 塔王暂时不取(1)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汀滢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藏于千年积水中 大报恩寺精美鎏金七宝塔现身(图)

大报恩寺解开千年结 七宝阿育王塔现真身(组图)

目前三套取塔方案都因会伤及文物遭否决,国家文物局局长明赴南京指导开宝。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出土的铁函是全国最大的,看起来像现代人用的冰柜:1.3米高,边长0.5米,比唐代皇家寺庙法门寺地宫的铁函还要大;铁函内是全世界最大的鎏金七宝阿育王塔,高1.1米,边长0.48米,比杭州雷峰塔地宫的鎏金阿育王塔高3倍。

    当鎏金塔王被放置到铁函中,2厘米的宽度之差,被近千年的岁月抹去了距离…… 20天过去了,虽然盖在塔刹上的锦缎被掀起,但鎏金塔王至今还没有走出“老家”。

    那么,鎏金“塔王”将何去何从?记者了解到,国家文物局作出了具体的要求:为了确保文物安全,塔王不要急于取出来!明天,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将亲自莅临南京,指导长干寺铁函开宝工作。

    铁函锦缎也是文物不能伤

    公元1011年,为了让后人找不到圣物,演化大师可政和尚和助手们挖了一个6米多深的地宫,一层黄土一层石头夯实,足足夯了26层。为了让塔王能够不受打搅,可政和尚将其放在了一个几乎和塔王一样高大的铁函内。

    千年之后,这果真成了一个难题。鎏金七宝阿育王塔塔刹的山花焦叶紧紧卡在了铁函边缘,加上盖在上面的锦缎,经过近千年的演变,锦缎、“塔王”、铁函成了分不开的一个整体。

    直到现在,专家都只能看到塔刹,却看不到塔身和塔基。如此严丝合缝,文物专家们在连连称奇的同时,又烦恼不已:该怎么让“塔王”安全走出千年老家呢?这个棘手的问题,交给了晨光机械厂的专家们。

    昨天,记者了解到,晨光厂专家的方案均遭到了否决,原因是:不管哪一套方案都会伤了文物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