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嘻嘻熙熙 » 正文

明品生活网:袁永甲论“十德”(5)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新华网  作者:Jina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三、中国传统的道德观
1、仁统诸德
关于一,《说文解字》云:“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老子曰:“道生一”王弼曰:“道始于无,无又不可以训是,故造文者起于一也。”然天地未分,则无以寄言,必分之也,则天地在一之后,故以一为冠首,本乎天者亲上,故曰,凡一之属皆从一。
因此,“一”有着特别的意义,人是有道德的,而道德表现为诸多的品德。人虽然可以“志于道,据于德”,但不能说,“道者,人也”或“德者,人也”,而是说“仁者,人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中国,道是无始无终,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天地万物的起源,而道之运行使得万物各有所得,即是德也。而显然这些不是人的特点,因此在诸德中,中国人找到了仁用来代表人的核心道德内涵,即作为人,仁可以统领人的诸德的。
关于仁字的起源,早在孔子一百多年前就有了,但真正使“仁”作为一种核心道德伦理体系的,却非孔子莫属。孔子对仁的著名定义:“仁者,爱人”确定了仁在诸多德行中的核心地位。下面我们就孔子的言论来看看,仁包括了那些德行。
仁包忠恕: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日:“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论忠,孔子说:“…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论恕,孔子说:“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仁包孝悌: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论语•学而》)
按朱熹集注之意,说仁是孝悌的根本,而孝悌是行仁道的根本和开始。可见,仁统孝悌。
仁包知勇: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可见智是辅助仁的。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论语•宪问》),可知,有仁必有勇。又“知耻近乎勇”(《中庸》)。可见,仁亦包耻。
仁包礼乐: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是仁可包礼。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可见仁是礼乐的根本。又“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可见仁亦包和。
仁包道德: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可见,仁来源于道,以德为根据。
仁包信义: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可见仁包信也。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中庸》)可见,从仁开始,而有义,有礼也。
又,圣有全德之名,而仁亦有,可知仁又有圣的含义在其中。又,廉为了保持内心清洁,良心无亏,而不贪,不苟取,节俭克己等,要求有义,有仁,因“仁者不忧”即良心无亏之意。
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后来,宋明理学提出的“仁统诸德”的概念了。
2、三德
关于三,《说文解字》:“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凡三之属皆从三。”段玉裁注:“数名。天地人之道也。陈焕曰:‘数者,易数也。三兼阴阳之数言。’一下曰道立于一。二下曰地之数,王下曰三者,天地人也。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释三之义,下释三之形。故以于文二字别言之。于文一耦二为三。成数也。”可见,三乃成全之数,通上而达下,据有特别含义,故古人也有三德的说法。据古代文献记载,有三种“三德”的说法
1)传说大禹
《尚书·洪范》记载的是周武王与箕子的对话,关于三德的论述:
“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强弗友,刚克;燮友,柔克。沈潜,刚克;高明,柔克。”其大意是:“三种品德:一是正直,二是过于刚强,三是过于柔弱。中正和平,就是正直;强不可亲就是刚克;和顺可亲就是柔克。应当抑制刚强不可亲近的人,推崇和顺可亲的人。”
这三德提出是周武王因治国困扰,箕子根据上古时期治国的方法提出的举用贤才的标准。箕子认为应推荐那些正直而和蔼可亲的人来治理国家。但是这三种德行是针对治国的,并没有个人道德的自律意味在其中。因而对后世没有多少影响。
2)周朝的官员
具体记载于《周礼·地官·师氏》,《周礼》中有地官司徒的官,以教民为职。其中有师氏一职官,职务是“以三德教国子”。国子就是那些贵族公卿大夫子弟。三德者,“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
  按朱熹的解释,至德是“诚意正心、端本清源之事”。诚意正心的本源何在?在于道。这“道”,就是所谓“天人性命之理”,“事物当然之则”,“修齐治平之术”。认识并践履其道,就是至德。至德也称为“圣德”、“天德”。把道内化为道德主体的心性,又使心性和行事完全合乎道,内外充实而又能大而化之,就达到了圣德的境界。
敏德,是“强志力行畜德广业之事”。这是行为、做事之德。这里说的强志、力行、畜德、广业,显然是要在各种职业和技艺活动中表现出来,所以要以践行为本。敏德大体上可以看作职业道德,相对于“圣德”而言,也往往被称为“黎民之德”。
 孝德,是“尊祖爱亲,不忘其所由生之事”,也就是尊祖先,爱双亲,不忘生身养育之恩。要做到孝,就要“知逆恶”,笃实深固,终生坚守,不做悖德违礼之事。孝行必须知其反面即不孝和逆恶。一个人如果连生身养育之恩都不知恩报,甚至做出逆恶之事,就是弃绝人伦,失去了做人的资格,更何况建功立业,齐家治国呢?
3)孔子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备这三种品德,即智、仁、勇。并将其尊为“三达德”。在《中庸·问政》:“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可见先哲认为,智、仁、勇三者在个人成人过程中,在处理基本的五伦关系中是缺一不可的,只有三者结合、兼备,才会有完美的道德实践和健全的理想人格。
朱熹也认为,三达德是进入中庸之道的门径。他说:“子思所引夫子之言,以明首章之义者止此。盖此篇大旨,以知仁勇三达德为入道之门。故于篇首,即以大舜、颜渊、子路之事明之。舜,知也;颜渊,仁也;子路,勇也:三者废其一,则无以造道而成德矣。”(《朱子全书》(第六册)(38页) [M].上海与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与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
那么三达德具体是什么关系呢?他何以能入“率性之谓道”之门呢?
《中庸》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这里告诉我们,君子以诚之为好,若能诚之,则能成己成物。
又说:“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什么样的人是诚之的人呢?就是能分辨善恶并且选择持守坚固向善的人。做到这样可算是入道之门了。怎么入得呢?是这样入的,知是明善,仁是守善,勇是对善的固执。如此就完成了诚之的过程。
知能明善:
显然若要选择善,则首先当能分辨善恶,而分辨善恶属于知的范畴。怎么分辨善恶呢?孔子说“好学近乎知”,又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又说:“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可见,只有这样学问思辨,才能够化愚为明,才能够明善进而去进一步行善,从而实现最终的“择善”。 并且《中庸》举出舜的事例来说明知的情况:“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仁来守善:
明白善恶,从而选择善,光选择还不行,还要行出来,实践出来,这就是守善的过程,属于仁的范畴,因而孔子说:“力行近乎仁”就有此意,并且举颜回提出了行善的标准,说:“择乎中庸,得一善言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
同时也说明了守善的过程:“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在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往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论语•卫灵公》)
可见,孔子认为,只是认识到了(“知及之”),还没能转化为仁,为仁所把守(“仁不能守之”),但行的还不够,需要通过外在的言行表现出来,因此需要在容貌行为上表现出“庄以在之”,在行动要合乎礼,这才称得上善。
勇乃固善:
在行善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环境等各种客观阻拦,这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勇的品质了。就是对一切有碍于行善的艰难困苦的面对与无惧。
《中庸》中就以子路问强的方式表现出真正的勇敢是什么?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枉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这里分别指出了三种勇:一是南方之勇,二是北方之勇,三是((中庸》所说的是摆脱了血气限制的勇。这种勇敢表现敢于面对一切环境外在的压力,死守善道,至死不变。试问,如果连死都不怕,他还会怕什么呢?如果为了善道而死,他的心里又能有什么亏欠呢?
显然这里的勇敢是一种德性层次的大勇,跟“勇者不必有仁“的勇有所区别,这点在孟子里面得到充分的论述,他说:”北宫黝之养勇也:不肤挠,不目逃,思以一毫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人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己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日:‘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子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
这里血气之勇,如北宫黝表现为对外在肉体的疼痛能坦然忍受,无所惧怕。又如孟施舍表现为在敢于面对环境,去掉心中的惧怕,在气势上,勇往之前。而仁义之勇,如曾子表现在内心道德层次的反省(自反而不缩)上,如果符合道德,那就一定要去行,虽死不惧,者才表现出勇的道德内涵。
这样,知,仁,勇的过程就是对择善,行善的过程,可谓真是入道之门啊。
综上,三德中较为流行的当属孔子的三达德了,但三达德从某种意义上是专门针对中庸之道而有的,并没有体现出礼,义,信等方面,并且其实仁已经包括了勇(仁者必有勇)所以在后来较为著名和全面的五常观念中,勇的德性分散在其他四德之中了。
3、四维与四德
关于四,《说文解字》:“阴数也,象四分之形,凡四之属皆从四。”之所以是阴数,倍二为四,倍四为八,都是偶数。《易•系辞》“天三地四”《易乾凿度》“孔子曰:‘阳三阴四,位之正也’”。象四分之形者,口象四方,《说苑》“发于一,成于二,备于三,周于四,成于五,八象其分”。四是阴数,于地相关,而地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按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而人有手足四体,这些都渐渐赋予了四一些特别的内涵,因此,用在治国上有“四维”,用在个人修养上有“四德”,分别由管子和孟子提出。
1)管子“四维”:
据《管子•牧民》有:“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守国之度,在饰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维即纲领,法度之意,“礼”就是提醒人民做与自己身份角色相合宜的事,表现为一种人伦治国的秩序,具体就表现在礼仪,礼节上。义就是不举荐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不超出正当的道德规范;“廉”,就是承认自己的缺点与错误,也敢于指出别人的恶,使恶不能隐藏,具体表现为自己做人廉洁不贪。“耻”就是要知道羞耻,不作羞耻的事,也不与无耻的人来往。
可见管子治国的思路还是“为政以德的”,不过与孔孟强调仁德不同,他强调了礼的作用和意义。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