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传统道德能否拯救当世(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封建王朝并非道德天堂
实际上,谈“传统道德”还有一个更需要注意的问题——传统社会真的是道德的理想国吗?显然这并不那么简单。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孙郁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确实有非常多的道德论述,不管是儒家的有为,还是道家的无为,对于个人修养和道德的要求都有完备的体系。但我们要明白一点,想法很好,理论也很完善,可是究竟有没有得到推行和实践?这个要分清楚。实际上在我看来,这些道德理论有些好似形同虚设,都是停留在理论上的。”
为何理论完备却不能得到实践?孙郁解释说:“封建王朝是集权社会、等级社会,是自上而下的,不同的等级价值观必然不同;且集权社会中长官意志强烈,普通人既不需要道德水准也无道德自觉,因为他们不需要自己决断,只需按照领导者的要求去做。”
所以,在孙郁看来,道德问题其实也是中国文化的问题,他说:“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延续到现在社会依旧存在,很多时候是人们自动放弃了道德的追求。冷漠和麻木是文化所造成的。”
因此,回到传统社会,在今天看来,不仅仅是不现实和不可能的,同时也无法解决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的问题。
让人获得尊重才能行动
那么,又该怎样看待传统道德呢?传统社会没有实现的道德理想,在今天又该如何实现?
孙郁说:“建立普遍的道德体系,首先要尊重个人。中国传统社会恰恰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社会,是一个不尊重个人的社会。在封建王朝里,每个人都只向上级负责,老百姓不会有道德的自觉。孔孟的思想再好,怎么可能实现呢?比如门前有雪,人们会觉得扫雪这种造福公共的行为自然而然是政府的事情,而不是个人的义务,也就不会自觉,要等政府发动才会去做。这种思想,古代如是,今天仍旧没变。”
当个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自然也就有了道德上的自觉。孙郁说,“公共道德的建立,首先应该以尊重个人为开端——即先要立人,让人和公共空间具有切身的关系,让人有自主的能力,才会有自觉的约束和行为。”(周怀宗)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