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道思维得 » 文说文话 » 正文

明品生活网:折在半吊子经典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辽沈晚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欣赏文艺作品,最阴险的话题,莫过于评价“经典”对后人的价值。 
  首先,不同的人,经典的认同标准历来是不一致的,哪怕那些是入了“史”的——毕竟,写史的人,爱好也不尽相同。举个例子,像《聊斋志异》,过去多被文学史放在“小说”这个领域里,也影响到了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乃至当代孙犁的《芸斋小说》等作品的问世,但《聊斋志异》在古代所属于的“志怪”类文体,无论跟我们今天所谈论的源自西方的现代“小说”,还是源自“话本”、“说部”形式的古典“白话小说”,都是有极大不同的。
  再有,经典能产生多大的好影响?说起这个,大家通常会联想到海子、王小波与他们的模仿者。其实,凡伟大的经典,一般都会影响后世,但不一定就能催生出伟大的学生。比如《红楼梦》,它显然影响过鲁迅、张恨水、秦瘦鸥、张爱玲、高阳、金庸这些人。而除了鲁迅,另几位受惠于它的名作家,却不过是流行读物里的圣手。为什么?因为大部分人的文字,都被《红楼梦》的文体概念和人生境界罩住了。
  当然,还有一些“经典之外的经典”。这通常都是由一些实验性艺术家们捧起来。有的后来历经时光,成了真正的经典,像卡夫卡(靠加缪当初的力捧,闻名于世,像爱伦·坡(靠波德莱尔力捧);有的则只成为“半吊子经典”,人们重视也重视了,但毕竟属于侥幸成功,不是真能禁得起推敲的作品,比如司马长风三十多年前力赞的无名氏小说,十年前大家追捧的电影《大话西游》,或是2000年后红极的《无间道》系列。 
  “半吊子经典”之所以吸引人,往往在于它们有一种不囿于程式、另辟蹊径的性情。但因为是“性情”不是“精神”,通常也就是走到哪儿算哪儿,构不成追求与美学。比如近十几年终于被内地正视的香港电影,它被一些文艺青年视为一种“美学正宗”,无非是先有吴宇森,后有昆汀·塔伦蒂诺这两位中西大牌的力挺。可香港电影历来的重点,是关心“电影人如何活下去”,与欧洲、亚洲甚至包括好莱坞和中国内地在内,全世界电影在内关心的“人如何活下去”的母题有很大程度的游离,能不能算成一种“有尊严的艺术”这都是值得怀疑的。
  一个人学什么,有时好的部分未必能跟你一生,而那些不好的部分,有时却能成为你的基因。还有华语导演,近年都爱学黑泽明,笨拙和仪式感的镜头攒了一大堆,偏偏却没有黑氏对人文和启蒙的沉迷,依然成了半吊子。
  徐江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