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有失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是中国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的经典作品。清康熙年间编《古文观止》,仅选辑《桃花源记》并无录其诗歌。陶《记》其实就是《桃花源诗》前面的《序》。从萧统《文选》可察知:六朝时代并无“记”类文体。至唐代散文“记”类才自成一体。明乎此,我们来看看《白璧微瑕,唯在<桃源>一记》(《文汇读书周报》2010年2月26日/“特稿”整版;下简称《白》文,其副标题为“陶渊明笔下的一个失误”),此文说的是否正确。 


  其云:避秦隐居五百年的桃源人,衣著还是秦人样式(“衣裳无新制”);这就与《记》中所说“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发生“冲突”。王叔岷的《陶渊明诗笺证稿》也发现桃源诗文“细节矛盾”,强释为“其中男女皆衣著,亦如外人皆衣著”,并称与所穿衣服样式无关。于是《白》文作者反唇相讥:“试问世间存在连衣著都没有的人么!”


  其实,关键在弄清楚桃源诗,何谓“衣裳无新制”?自古衣著,上衣下裳。毛传曰:“上曰衣,下曰裳。”下裳即裙也。裙,古谓下裳,男女同用;今专指女裙。六朝贵族子弟,其衣著时尚即“裙屐”:下裳着裙,脚着木屐。《桃花源诗》“衣裳无新制”,即“上衣下裳无新制”:自秦到汉魏晋乃至刘宋,皆以“上衣下裳”为旧制,故曰“无新制”。 


  袴为裤的异体字,本作绔;古代指无裆的套裤,以别有裤裆的裈。《礼记·内则》:“衣不帛襦袴。”孙希旦集解:“襦,里衣;袴,下衣。”袴即无裤裆的下衣裙。有裤裆的裈,见之《晋书·阮籍传》:“独不见群虱之处裈中······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显然,裈外的套裤尚为下裳裙也。


  陶渊明的同时代人谢灵运,《宋书》本传说他“衣裳器物,多改旧制”;又“登蹑常着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从者数百人”。其时45岁的诗人康乐公实亦下裳着裙(套着内裈),脚着谢公屐;此之谓“衣裳器物,多改旧制”乎!要而言之,避秦五百年的桃源人,“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上衣下裳无新制。《白》文所谓“文在前诗居后”的古印度祇夜体“翻版”,造成“陶渊明失误的原因”云云,更是无稽之谈。桃源诗《记》在前实为《序》,自古而然。 


    文/陈元胜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