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五术 » 人际社交 » 活动社交 » 正文

明品生活网:学者:《红楼梦》借小说反清 作者并非曹雪芹(2)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秋痕  版权声明,必须查看=>点击进入




作者最有可能是方以智
记者: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红楼梦》呢?
陈教授:第一,关于作者信息,《红楼梦》第一章给出了三个:石头、情僧、曹雪芹。曹雪芹可能是编纂者,因此小说作者,应和石头、情僧有关。第二,明朝遗老,崇祯派系,且与明朝高层交往密切,亲历很多历史事件。第三,涉猎广泛,知识渊博,在文史、诗词、音韵、哲学、地理等领域都造诣颇深。
记者:陈教授认为方以智最符合上述条件?
陈教授:是的。崇祯十七年,方以智曾化名吴石公,清兵入粤后,他在梧州出家,这样就与“石”“僧”都有关。剩下两个条件,在我查考的人中,也只有方以智都符合。关于曹雪芹是否真有其人,学术界也有存疑,我甚至怀疑曹雪芹也是方以智杜撰的。方以智在曹洞宗门下出家,雪芹谐音“学勤”,因此“曹雪芹”的本意是“曹门末学”,是方以智自谦的说法。
记者:那么“脂砚斋”是谁呢?
陈教授:《红楼梦》问世后,很多人做过编纂和批注,脂砚斋应是其中之一。脂砚斋应该与作者相识,在批注时,为了隐藏作者身份,故意做了很多障眼法。
记者:《红楼梦》有几个别名,它们与方以智、吊明反清是否也有关联?
陈教授:有。“石头记”和“情僧录”与方以智直接相关。“鉴”有书籍之意,“风月宝鉴”可读作“清风明月之书”,暗示这部小说隐写历史。“陵”有坟墓之意,“金陵”可理解为“埋金的坟墓”,金国和清朝属同宗,“十”“二”两字合起来是“王”,“钗”则是一种武器,因此“金陵十二钗”乃是“灭金称王”之意,也就是反清复明。

研究“红学”全凭个人爱好
记者:陈教授在研究过程中,是否遇到过难题呢?
陈教授:走过歧路。起先我锁定了两个目标:方以智和董说。董说也是一位出色的小说家,鲁迅先生曾对他的《西游补》大加赞赏,他也出家为僧,也知识渊博,也是反清人士。但研究他的生平发现,此人并无从政经历。至于“方以智说”,提出假说容易,论证很难。他是否真具备写作条件?在什么时候写的?等等。我研究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这些问题上。
记者:您是一位理科学者,为何致力于研究《红楼梦》呢?在研究过程中曾感到学识不够么?
陈教授:仅仅因为个人爱好。小时候我也读过很多书,功底有一些,但无法跟文史哲的教授比,因此研究过程中格外谨慎。
记者:那您的研究成果得到过别人的认可吗?
陈教授:“曹雪芹说”几乎成了共识,我并无意于和人争长论短。我提出“方以智说”,只是想提出一种解读方式而已。我的研究文章还没有拿出去发表,只把一些观点简化后发在了网络上,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
记者:接下来还想继续做《红楼梦》的研究吗?您似乎尚未涉及《红楼梦》的结局研究?
陈教授:我暂时没有研究《红楼梦》结局的打算。之前的研究结果,我想进一步整理和补充后,写一本书。(见习记者郭龙 记者强薇)
陈贤富,安徽安庆人,中国科大信息科学学院教授,自幼熟读《红楼梦》,幼年颇受“桐城古风”的熏陶,当年读中学时,还曾与诗人海子同班。
方以智,明末清初画家、哲学家、科学家、诗人,安徽桐城人。崇祯十三年进士。清兵入粤后,在梧州出家,法名弘智,发愤著书的同时,秘密组织反清活动。康熙十三年被捕,同年,死于江西惶恐滩。学术上,方以智家学渊源,主张中西合璧,儒、释、道三教归一,一生著述400余万言,多散失,存世作品数十种,文、史、哲、地、音韵、医药、物理,无所不包。






 
 


@1999-2020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 明品生活™ >  六维空间网 新国学网 版权所有